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2013/11/27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3/11/26
2013-11-27天下雜誌 536 作者:編輯部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31127
圖片來源:江小A

「長大之後,你想要當什麼?」

五個青澀的孩子,靦腆地在鏡頭前訴說他們的志願:「我想要當律師」、「我想當記者」、「我想當醫生」……。

一九九六年,《天下雜誌》第一次推出教育特刊紀錄片《海闊天空的一代》,其中的這段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勇氣與信心之必要

十七年過去,沒有人預料到,今天世界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現在的小學生,有六五%的人,將來從事的工作,可能現在還不存在。

今日數位網路連結之廣,全球經濟規模之大,世界變動之快,人與人之間互動、學習、溝通的模式,早已超出過去所有世代的想像。這個世代的孩子,需要有高度的自信與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當台灣還在為十二年國教,考試等第該分五級還是三級,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德國、美國、中國、日本、新加坡……,全世界早已走向更高層次的能力培養。

環顧世界,現在教育的核心,已不再只是關心孩子該學什麼?該考什麼?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學?怎麼學,才能讓每個不同特質的孩子學得最好?如何才能適性發展?

無論是透過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科技的運用,或是企業資源與創意的參與,各國努力的目標都是,要帶動國家的教育創新變革,培養下一代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培育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做好自主學習的準備

今年《天下雜誌》教育特刊「怎麼學,才有未來?」希望在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之際,能將台灣社會的關注,從無意義的內耗中牽引出來。一起瞭望世界、前瞻未來,並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做好準備。

《天下》採訪團隊特別走訪科技運用於教育最領先的美國、歐洲青年失業率最低的德國,以及在國際學生評量領先全球的上海。

我們也對於台灣十七年來的教改,提出反思。為什麼考試、補習、排名仍然盛行?為什麼好老師得不到支持?為什麼學生喪失了學習動能?

除了從教育本身來看教育,也從全球經濟、企業人才需求,來看孩子的未來,是一種更寬廣、務實的視野與反省。

《天下》影視中心也用心拍攝紀錄片《想飛的十五歲》,記錄第一屆十二年國教的孩子,他們的夢想與徬徨。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大人們再也沒有辦法預先教會孩子所有的事情。

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做好自主學習的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有信心、有夢想,勇敢邁向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