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2015/7/9「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

職場生涯

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7/7
2015-06-26 16:25 作者 劉揚銘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0709


在理想的職場裡,我們都相信「努力必有回報」「薪水低是你沒競爭力」,不過現實世界可沒那麼天真,你的努力跟回報常常不對等,薪水高低更可能和工作能力無關。舉例來說,身為上班族的你,是否常覺得自己對公司的貢獻遠高於所領的薪水?環顧四周同事,是不是也發現辦公室裡最苦幹實幹、處理最多業務的人,常常不是最高薪的那個?

在最提倡「老闆想的和你不一樣」「員工要努力擁有老闆的視野」的台灣職場,專家會對你說,以上這些現象再正常不過,因為從老闆的角度來看,給員工一份「不滿意但願意勉強接受」的薪水,對經營公司是最有效率的(但員工是什麼感覺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底下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老闆的心態。

薪水賽局老闆篇:讓員工不滿意,才是有效率

假設某員工對公司貢獻10萬元獲利,除非老闆佛心來的,否則不可能開10萬的薪水給他,這樣只有員工賺,公司賺什麼呢;而如果老闆開5萬薪水,這員工二話不說就走人的話,那公司也損失了10萬的貢獻度,不划算。也因此,老闆給薪肯定選擇兩個極端,至於最完美的狀態,當然是「低到讓員工不爽,但又能勉強留下來」的數字(例如6萬),對公司是最有效率的。

怪不得我們從來沒聽過哪個同事很滿意自己的薪水,因為老闆本來就不會給你自認為值得的薪水啊。

老闆的盤算是,如果花3萬請到一個菜鳥,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他能發揮6萬的價值,那公司就賺到3萬。就算菜鳥要求加薪,加到35000也已經是16.67%的調幅,嚇死人的高,公司還是能賺到25000。如果同一個職位有比較資深的人要求5萬薪水,就算他也能發揮6萬的價值,對公司來說,還是不如那個願意領3萬的。

這也是為什麼老闆還總是想用新鮮的肝來取代你,讓公司維持成本競爭力。

薪水賽局員工篇:只有跳槽,才有資訊不對稱的機會

而身為受雇的員工,你的加薪速度永遠追不上工作量增加的程度,也趕不上你承擔責任的力度。不論哪一行,員工最有條件開口喊價的也只有跳槽時。因為新老闆並不知道你究竟能貢獻多少價值,基於資訊不對稱,才有可能給你滿意的薪水。

所以說,如果你是新鮮人領3萬薪水,也在工作中磨練了一陣,一旦知道自己有6萬價值的時候,最好的選擇不是要求升職加薪(因為老闆絕不會給你滿意的薪水),而是趕快跳槽並且大膽開價,敢說我在這職位上能發揮的作用能比6萬更大,所以公司值得開更高的薪水給我。

這也是為什麼,你同事裡面最苦幹實幹不計較的,領的薪水往往沒有那個空降進來的同事多。在老闆與員工的薪水賽局裡,薪資常跟員工的能力無關,而跟資訊不對稱的程度以及跳槽時開價的大膽程度有關。

看到這裡,不禁覺得在台灣當員工好想寫個慘字。以往那些被我們稱為「職場美德」的條件,比如要勤奮耐操、要有定性、不要常換工作、不要跟同事隨便談論薪水(薪資保密條款)等等,無一不是在防範員工領到值得(甚至超越)的薪水,並且盡量壓低公司的人事成本。我們的勞工都被教導成沒什麼競爭心,怪不得公司都很有競爭力。

把人力當成本,是一種惡性循環

雖然很多老闆以這種經營態度為傲,還要把這種思維教導給職場新鮮人,讓他們了解老闆想的和你不一樣。但以這種薪水賽局沙盤推演下去,其實對勞資雙方都沒什麼好處。

一旦公司基於所謂的「經營效率」,老是給員工「不滿意但勉強接受」的薪水,長期來說,必然留不住具有開創性的頂尖人才(他們早就跑去高薪、高自由度、不被你管理的地方了),只有平庸的員工會留在崗位上,並且與老闆展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遊戲──如果我的貢獻6萬卻只領5萬薪水,那只要降低貢獻度到5萬,上班不就也很有「效率」了嗎?

聰明的老江湖員工,肯定會採取「一分貢獻,三分應付,七分發展壯大自己」的策略,上班敷衍了事,一面搞副業、經營人脈、有機會就跳槽,等著讓其他同事或新人擦屁股,長此以往,對公司真是好事嗎?

用人力成本的角度(外加職場道德洗腦)來玩這場薪資賽局,或許在製造業思維裡是有意義的。但在創新創意決勝負的產業裡,當老闆把頂尖人才推出公司門外,和認輸也沒什麼兩樣。


劉揚銘(Yahoo奇摩新聞專欄作家)

雜誌編輯出身,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常思考工作與職涯的意義。試著以邊緣人的角度觀察職場,提出另類觀點。

(本文出自Yahoo奇摩新聞專欄,原文請點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