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9
創新者的解答
做對9個關鍵決策,展開全面顛覆計畫
自從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性創新」,企業莫不奉為突破現狀及持續成長的重要關鍵。然而,創新不是任意破壞的結果,而是積極打造的過程,本書是作者繼《創新者的兩難》破解創新「為何」之後,揭示「如何」創新之作。
摘錄自:大師輕鬆讀電子報 2015/7/24
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邁可.雷諾
2015-07-22
原文書名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原文書特色
★《BusinessWeek》評選年度十大好書
★《哈佛商業評論》、《紐約時報》等媒體好評推薦
作者簡介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學教授。1997 年出版代表作《創新的兩難》,以「破壞式創新」理論,奠定創新大師地位,並於 2011 年獲選為「Thinkers50」世界 50 大思想家榜首。他是多家企業董事,並曾合夥創辦 4 家公司,包括提供企業策略創新諮詢服務的 Innosight 等。擁有 8 本著作及上百篇文章。他畢業於楊百翰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商學院。
其他作品
NO.450 你拿什麼衡量自己的人生?
NO.584 透視產業下一步
邁可.雷諾(Michael E. Raynor)
德勤管理顧問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 LLP)企管顧問,及德勤市調公司高級研究員。除了在世界各地講授企業總體策略以及競爭策略,還曾和多個產業的企業領導人合作,舉凡電信、製藥、能源與製造業等。第一本著作便是與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合著有《創新者的解答》。畢業於哈佛大學、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以及哈佛商學院。
其他作品
NO.232 聰明避開策略的陷阱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台大外文、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曾任職於金融機構,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雜誌與書籍編譯工作,譯有《魔島》、《鋼鐵之吻》、《輕鬆教閱讀》等書。
創新不只是搞破壞
自從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性創新」,企業莫不奉為突破現狀及持續成長的重要關鍵。然而,創新不是任意破壞的結果,而是積極打造的過程,本書是作者繼《創新者的兩難》破解創新「為何」之後,揭示「如何」創新之作。
說起什麼是創新大家都能聊幾句,尤其在目睹許多企業甚至是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悲喜劇碼後,更是不缺討論話題。但是說起如何創新,也許你會不知不覺收起話匣子,表情嚴肅起來,因為這個問題沒人躲得過,是每天真實發生的生存遊戲。
創新是指做出極度不同、本質上更好的東西,而且通常更為簡單、方便或便宜。在自然界,生物必須通過適者生存的考驗;企業也同樣面臨殘酷的淘汰賽,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持續創新,才能夠保有競爭優勢。而且創新的作用不限於改變市場環境、競爭環境和社會環境,甚至足以推動世界文明,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聰明企業也無法閃躲破壞性創新
對企業來說,創新就是將新構想轉化為營收與獲利的過程。無論你現有的產品多麼完美,必然會經過產品誕生、成長、成熟,到產品衰退的歷程,你若不及時顛覆自己,就是由別人動手顛覆你。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你不進步,對手會進步;你不想改變,顧客早已改變。
破壞性創新之所以成為最具威力的創新模式,正是因為它提供的是顧客想要的改變,而且往往是更簡單、方便或便宜的選擇。這是許多企業最容易疏忽之處──也是克里斯汀生發現聰明企業栽跟斗的地方──這些聰明企業往往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太過努力提升產品功能,專注於打造更高價的產品給高端顧客,看不見可能從角落冒出來的破壞性創新。
管理者必須帶頭打造創新引擎
克里斯汀生在重返哈佛攻讀博士之前曾經創業,他了解經營競爭的複雜,洞悉企業面對創新的困境。他提出的創新理論點出了產業領導者潛在的威脅,也揭開了產業新進者挑戰的機會。AT&T的貝爾實驗室在1947年,就研發出可以取代真空管的電晶體,卻不了解這項新技術的好處,而讓Sony得到機會推出電晶體收音機;不到幾年,電晶體廣泛運用在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上,真空管因為成本高、體積龐大、效能又低幾乎被完全取代。
正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案例,今日,你可以高舉「不創新就淘汰」的旗幟,沒有人敢違抗。但是就算你被賦予權力大搞「破壞」,你仍必須面對同樣的阻力,它來自你的競爭對手、你的顧客、你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資源、流程和價值主張,一樣也沒少。
不同的是,你應該比那些經歷慘痛經驗的企業,更早體認到創新的重要性,更明白破壞性創新的威力,而且你不必等別人發現,就可以也應該更早帶領你的團隊發掘創新的商機,加速自己汰舊換新的能力,才能持續保有成長的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