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談
做人‧做事‧做生意 全集
第11章 生意場待人之道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行銷管理報
~ 李嘉誠談 做人‧做事‧做生意 全集 2013/11/1
【把光環讓給別人】
當你拋開想成為公眾焦點的願望,轉而讓他人擁有這種光環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會升起一股奇妙的平靜感。
我們對於吸引他人注意力的心理需要,就好比自我中心意識的思想在發話:「看我啊,多麼與眾不同!我的故事比你的精彩。」心裡的這個聲音也許不會說出來,但它堅信「我的成就就是比你的重要」。我們渴望自己被關注、被傾聽、被景仰、被認為不同凡響,而且通常是跟另外一個人比較而言。這種意識驅使著我們經常打斷別人的談話或總是迫不及待地要發言,以便將注意的中心引到自己身上。想想看,我們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都有這種毛病?你急匆匆地搶斷話頭,喋喋不休地高談闊論,無形中卻敗了別人的興致,從而疏遠了自己與他人的距離,真是對誰都沒有好處。
所以,下次再有人給你講述什麼故事或要和你分享什麼愉悅時,你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又有想馬上自吹自擂的傾向。
雖然積習一時難以根除,但想想擁有這種把光環讓給他人的穩健的自信,將是多麼令人愉快的好事,你不願為此一搏嗎?更何況做到這一點無須面對艱難困苦,你需要的只是勇氣和毅力以及一點點謙虛而已。不要急著跳出來說:「我也幹過這事!」也不要故弄玄虛:「你猜我今天幹了什麼?」靜下心來認真傾聽,你只需要說:「這真棒!」或是「後來呢?」就夠了。這樣,與你交談的人更會感到和你談得來。而且,因為你是如此在意,聽得如此專心,他會心生感激的。於是,你變得可愛起來,別人下次還願找你聊,你越來越受歡迎了,因為你和藹可親、善解人意。 當然,很多時候相互交流經驗、共同分享榮耀是完全有必要的。我們不提倡的只是那種毫無必要地出風頭的情況。請相信,當你克服了愛搶風頭的不良作風時,你就會從需要別人關注的消極心態,轉而擁有一種慨然把光環讓給他人的穩健的自信。你不會因此而失去什麼,相反,你的成熟美自然地昭示著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度,一種並不張揚的高度。
★★李嘉誠金言:我深信「謙虛的心是知識之源。」是通往成長、啟悟、責任和快樂之路。
【用信任換取信任】
信譽是做人的美德。在社會上失去信譽後,別人便不敢再輕易相信你,因而也不敢輕易與你來往,這就造成了與人相處的尷尬。
孔子的學生曾參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一次,曾參的妻子要去集市買東西,她的兒子也要跟著去。
曾參的妻子說:「聽話,好孩子,媽媽回來後讓你爹爹給你殺豬吃。」
兒子聽後,改變了主意。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
妻子從集市回來後,見曾參正準備殺豬,他的妻子說:「我只是跟孩子說著玩,你怎麼能當真呢!」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隨便跟他說著玩呢。小孩子沒有為人處世的經驗,都是跟我們父母學的。現在你欺騙他,不守信用。將來,他也會欺騙別人,不守信用的。況且,母親欺騙了兒子,兒子就不信母親了。今後,你又怎麼去教育他呢?」
曾參的妻子無話好說,只好聽任丈夫讓人把豬殺了,兌現了對兒子的許諾。
做父母的,對於子女的承諾必須履行。不管子女是多大年齡。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能違背信義。父母的失信會使孩子們對成人產生懷疑,不再信任別人。而你一旦失去信譽後,要想重新獲得信任和尊重,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失去信譽之後,你周圍的人會用懷疑的眼光、埋怨的話語來對待你,沒有人會再信任你,沒有人會把你當作朋友,沒有領導會重用你,你的真誠也沒有人理解。在這種狀況下,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樹立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才能獲得別人的原諒。
當你因為失去信譽而遭到別人冷落、拒絕、刁難之後,你應該有思想準備。因為正是你的錯,才導致別人對你的歧視。而我們只有用信任去贏得信任,我們要讓那些懷疑我們的人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
做生意也須講求信譽,靠誠信贏得讚譽和認同。有人認為這會吃虧,但以誠待人、以信譽求發展,終究會得到長久的利益。靠欺詐、矇騙等手段賺取不義之財,雖然會嘗到一點小甜頭,但繼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損失。
一位成功的商人這樣說過:「天資聰穎不如勤於學問,好學好問不如處世好,處世好不如做人好。」可見,誠實、信譽才是經商的韜略和智慧。
★★李嘉誠金言:你要別人信服,就必須付出雙倍使別人信服的努力。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道德與誠實是商人的第一美德】
談到事業成功的奧秘,許多人有著自己的看法。例如時機、資金、信譽等等。李嘉誠雖然也看重這些,但他卻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將道德和做人的誠實當作自己成功的第一要訣,他說:「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的曠達的胸襟,然後你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為長江?只有具有這樣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會那麼驕傲,不會認為自己叻哂(樣樣出眾),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鐵哲學。」
回顧歷史,李嘉誠在許多重要的關頭,都以誠實和道德作為第一要則。第一次是李嘉誠辭去塑膠公司的工作而自己創業,臨走時李嘉誠對老闆說了一句老實話:「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現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不過我絕不會把客戶帶走,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闢銷售線路。」而且李嘉誠正是懷著愧疚之情離開這家塑膠公司的。
第二次是李嘉誠代表自己的廠與外商談生意,對方要求必須拿出擔保人親筆簽字的信譽擔保書。但李嘉誠找不到擔保人,所以他只能直率地告訴批發商:「我不得不坦誠地告訴您,我實在找不到殷實的廠商為我擔保,十分抱歉。」而他的誠懇執著,竟深深打動了批發商,他說道:「李先生,我知道你最擔心的是擔保人,我坦誠地告訴你,你不必為此事擔心,我已經為你找好了一個擔保人。」李嘉誠愣住了,哪裡有由對方找擔保人的道理?批發商微笑道:「這個擔保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當時,兩人都為這種幽默笑出聲來。談判在輕鬆的氣氛中進行,很快簽了第一單購銷合約。
以上兩個李嘉誠創業時的事例確實驗證了李嘉誠自己的觀點:只有誠實做人和嚴守道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