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2015/8/23「成功者每天都充滿動力的秘密!他們用這12個方法,激勵自己」

個人成長

成功者每天都充滿動力的秘密!他們用這12個方法,激勵自己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8/18
2015-08-08 14:00  合作轉載 知識家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0823

你遭遇了不幸。你也知道抱怨沒有用,可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沒有關係,Jeff Haden在《Inc.》上提供了12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

1、坦然地接受自己

Haden說,他曾想像頂級車手那樣騎重機、像奧運單車選手那樣翻山越嶺、像無數成功的前輩一樣自創品牌,或者像賈伯斯,改變整個世界。

但是,他不能。

現在,他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了,因為他發現另一件事——即便他不能做到像這些人那麼厲害,他還是能超越昨天的自己,越來越好。

你可以有崇拜的對象。你可以想一想,他們為什麼這麼厲害,去模仿他們,但是記住,你不是他。

但你知道嗎,更酷的是,他也不可能是你。

2、不要試圖改變任何人

不要期望你的顧客、供貨商、通路人員會有任何的改變。他們不會。

你可以沮喪一會,甚至可以就此放棄,離開。

當你真的不再把焦點放在消極的事情上時,或許積極的想法或許就會來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像你想的這麼壞;他們雖然有缺點,但也不全都是缺點。那是他們的特質。如果你真的遇到一個超級大壞蛋,那也就罷了。你大可以選擇轉身走掉。

但就是不要期待任何人會照著你的想法而改變。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3、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不要等人家來找你了才要提供幫助,你要主動一點。

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要只是簡單地問:「你需要幫忙嗎?」而是問具體的問題,提供具體的幫助,也不要幫一下就走人。

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問問,對方也感覺得出來。提供真實的幫助,讓對方知道你想要幫忙,而且你真的在乎。

4、幫助那些不需要幫助的人

這句話看起來好像很奇怪,但是想一想,有沒有它的道理:成功的人,往往被當做別人的楷模;他們總是去幫別人,卻很少得到幫助。

但這就意味著他們不需要被幫了嗎?

不是。沒有人不需要幫忙。所以,主動去關心他,去幫助他,不僅能讓你交到一個很棒的朋友,還能從他身上學到第一無二的成功技能。

5、誰都需要幫助,不管是誰

你身邊一定有需要幫助的人,可能他們跟你八竿子都打不著。

Haden曾經把職業講壇設在監獄裡——教那些受刑人面試技巧,以免他們出獄之後完全跟不上時代,找工作四處碰壁。Haden在那裡只花了一小時,但回報卻是無窮的。受刑人非常感激他的付出,也很謝謝他看見了他們的需要;而Haden本身也因為這次機會受益無窮。

6、改變你評價自己的標準

我們總是用自己習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完成速度、質量、成效。每一條都好,但如果總是局限於幾個標準,會讓我們錯失很多。

如果一個人總是把重點放在有沒有仔細地完成一個任務,毫無閃失,那他需要花多少時間?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只追求速度,做出來的東西一定好嗎?

時常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標準,偶爾調整,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7、別忘了用小目標來鼓勵自己

Haden說,有遠大的目標固然是好,但中間的挫敗感,很容易讓我們提前放棄,撐不到最後。

所以,在大目標下,還是設一個個小目標吧,像是里程碑,也像是小小的期中考,一旦達成,就朝下一個目標前進;這樣,或許會更有動力。

8、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還沒有達成目標,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對,那就不要再傻傻地做下去啦。換一種方法試試,總比到最後放棄,不得不重頭來過好吧?

9、學會放棄

我們不是沒有目標,而是太多了。一次想要做好10件事,根本不可能。

所以,看看自己手上在做的事,學會放掉一些。一次抓了太多,一定會一事無成;既然都知道要失敗了,何不趁早放棄?

放掉之後,把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花在你最想做的事情上。當你更專注在更值得的事情上,你就更可能成功。

10、試試過不一樣的一天

比平時提早起床,或睡得晚一點。在開始工作的一小時後再檢查郵箱,在辦公桌上吃飯。

總之試試不一樣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做事只是出於一種「習慣」,而這習慣究竟好不好,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就真的不知道了。

試試看不一樣的生活,做出一點小改變,或許會發現更好的方法。

11、養成一個好習慣

成功往往出於習慣。看看你崇拜的人,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變得如此成功?挑出其中一項,不斷提醒自己改變,直到它也變成你的特質。

教材就在那邊,別浪費。

12、別總是尋求導師,你自己也能給別人提供意見

Haden說,他在幫助、指導別人的時候,總是感覺受益匪淺;「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你總在尋求新靈感,卻礙於各種原因找不到好的想法,或許,這是一條可供選擇的道路。也許下一次,在幫助別人時,自己會有更大的收穫。

(本文出自於《知識家》,原文請點此)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