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人物
七年級女生的無塑生活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5/7/6
文.採訪/邱盈盈
(照片/洪平珊提供)
「無塑生活是認識自己的過程。」出生臺北的七年級女生洪平珊自發性展開一場革命性實驗,二○一一年她逐步實行減塑生活,兩年後開始以照片記錄每天所製造的塑膠垃圾,並尋找可替代的產品,力行「無塑生活」。與外界想像不同的是,她不走苦行僧路線,因而將這實驗稱為「不逞強運動」。
洪平珊接受講義採訪時回憶,二○一一年,即將滿三十歲的她,在臺北擔任電影公司行銷,但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遭遇瓶頸。當下她領悟到自己需要「做些什麼」,才有辦法改變現狀。於是在三十歲生日時,送自己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我跟公司請了十天年假,一個人到東部徒步旅行,從花蓮南端一路走到臺東,」洪平珊說,自幼在臺北成長的她,在這段旅途中深深體認到內心的渴望,「我期待回歸自然的生活,這樣才有空間與時間重新認識自我。」
徒步旅行的過程中,洪平珊看到社會的現實與溫暖,及自己急於打破現狀的心情,結束旅程隔天,她就辭去工作,半年後背起行囊到澳洲打工度假。洪平珊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大量閱讀,接觸到《環保一年不會死》這本書,作者為美國作家柯林‧貝文,他記錄自己全家長達一整年的實驗,帶著老婆與一歲的女兒,在紐約試圖過著「零碳排放」的生活,後來半年甚至連電都沒用。「看到這個實驗,真心覺得『好酷』,我想,如果跟著做,會不會有什麼改變?」她試著從生活中找答案,例如不買瓶裝飲料、三餐全都自己煮。
透過閱讀,她又認識另一名推廣無塑生活的美國作家貝絲‧泰瑞。泰瑞發現,信天翁會誤將人類丟棄到海洋的塑膠瓶蓋當成食物,導致幼鳥死亡,泰瑞於是開始每周拍下自己的塑膠垃圾,「人類製造出來的塑膠垃圾,到了地球另一端,卻對生物有著嚴重的影響,」洪平珊說,泰瑞因而成為她「無塑生活」的效法對象。
二○一三年五月,她到澳洲打工度假後便開始連續記錄一百天,觀察自己製造出來的塑膠垃圾。實驗開始的第一天,她一共製造七個塑膠垃圾,一個月大約製造兩百一十個。「如果跟家人或朋友住在一起,家中的塑膠垃圾到底算誰製造,實在很難分得清楚,」洪平珊還發現,生活中的塑膠垃圾大多與食物有關,著實讓她傷透腦筋,不知該如何避免。「為了降低塑膠垃圾產生量,每次去超市購物,都得花許多時間尋找替代品,」如某次她到超市想買番茄醬,在店裏猶豫許久,因為難以抉擇該買有機但塑膠包裝的番茄醬,還是另一瓶非有機但玻璃包裝的番茄醬,抑或是乾脆買新鮮番茄回家自己做。猶豫了半小時,洪平珊決定乾脆不吃了。喜歡吃洋芋片的她,也認真壓抑內心對於吃洋芋片的渴望,卻痛苦難耐,「這跟絕食減肥有什麼不一樣?」於是洪平珊開始思考,假如推動無塑生活非得如此辛苦,不僅自己很難做下去,其他人更不會想要加入這項行動。與其克制自己不吃洋芋片,不如轉念自問「為什麼想吃洋芋片?」她發現,通常在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當下情緒時,她便直覺想買洋芋片吃,如果依憑衝動她會去買,但經過思考,這個慾望就壓抑下來了。「透過思考認識自己,知道怎麼跟自己相處。」
在澳洲,洪平珊認識對環境永續有相同理念的男友,回臺灣後,他們結了婚、搬到臺南,並持續「無塑生活」。最近六周內,她一共製造不到四十件塑膠垃圾,數量大幅減少。洪平珊說,塑膠包裝背後的意義,代表這些產品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大多非在地生產,因此需要塑膠包裝保鮮。傳統雜貨店每天頂多一百名客人,大型超市每天進出上千人,因此在工業化時代,需要塑膠包裝與條碼,才有辦法處理大量的貨品買賣。
「我希望我的工作無需用到化學物質、不必犧牲動物生命,又不會有勞工不平等問題,」因此她決定創業,經營「小事生活」無塑小鋪,設計、販售無塑商品,推廣無塑生活。而選擇店面的重點,不是地段、客源,而是哪邊空氣好、有陽光,是個適合人居的生活環境。洪平珊說,實行無塑生活後,常聽到有人說:「我也開始觀察每天製造的垃圾。」前陣子臺灣塑化劑風暴,令洪平珊的先生大感震驚,將家中塑膠水壺換成不鏽鋼,當她不經意拿起塑膠包裝商品時主動提醒她:「這是塑膠製的喔。」連原本愛買衣服的妹妹,與洪平珊聊到成衣工廠染劑、塑膠人造纖維、基因改造棉花等議題後,也漸漸減少買衣服的次數。
洪平珊認為,一般人想要嘗試無塑生活,可以先從自己生活中覺得「最簡單、最沒有負擔」的小事開始。她舉例,常有人問她,沐浴乳、洗髮精、洗面乳幾乎都是塑膠包裝怎麼辦?她就會回答:「其實用清水就可以把身體洗乾淨。」因為太習慣塑膠製品,反而忘記思考其他選擇的可能性,重點在於「嘗試」,試試看用清水洗澡一周,找出適合自己的答案,即使結果依然回到使用塑膠包裝沐浴乳,但經過嘗試後做出的選擇,何嘗不是一件壞事。
洪平珊現在的生活幾乎沒有塑膠製品,如木柄牙刷、報紙製垃圾桶……等,未來她打算開設「學會慢生活」課程,她認為,放慢生活是需要練習的,不是去臺東度假一周就能學會。然而改變過程中需要家人跟朋友的支持與陪伴,否則有心改變,身邊缺乏陪伴的人,依然無法順利前進。她希望透過課程提供陪伴的資源,帶領更多人愛惜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