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2015/7/1 「所有的產業都必須和數位發生關係」

所有的產業都必須和數位發生關係

摘錄自:能力雜誌電子報                                2015/6/10
/周怡伶

 
能力雜誌電子報 - 20150701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暨商學研究所所長黃俊堯教授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近日發布的「2015年世界資訊通信技術現狀與數字」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行動通訊用戶數量將超過70億個,比全球總人口數多,網際網路用戶則將達到32億人。

在這一波數位浪潮當中,台灣本土行動通訊用戶當然也不遑多讓。根據Google與模範市場研究機構(TNS)2014年發布的「台灣線上購物與多螢研究」報告顯示,台灣民眾每人平均擁有2.7個行動裝置,超越日本、南韓平均每人擁有2.3個行動裝置。另外,台灣有54%的民眾會透過網路購買商品,相較於南韓38%、美國26%、日本15%,其比例高居全球。

已故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經說過:「企業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潤極大化,利潤只是檢驗企業效能的指標。關於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而有效的定義:創造顧客。」也就是說,「企業是什麼,不是企業自己定義的,而是顧客。」

由此可見,數位時代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企業產品、服務、流程、銷售模式都會隨之改變。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大力倡導「互聯網+」概念,所有的行業都應該跟數位發生關係。而台灣除了過去一向以科技業享譽全球,為全球第二大資訊硬體生產國之外,隨著近年來大陸互聯網企業家相繼來台,與台灣人才交流、輔導,亦或是資金援助台灣新創團隊,事實上也顯示了台灣新創團隊在創意發揮上,依然具有世界競爭力。

然而,在這個產業發展環節上,台灣企業理應大力推廣數位,改善流程、服務與產品,但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暨商學研究所所長黃俊堯教授卻說:「近年來,不難感受到台灣企業對於數位發展的無感,或者說沒有感受到『數位空洞』的嚴重性,而這樣的成因背後,主要在於台灣企業沒看到也看不懂數位大局。」

這究竟將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危機?「企業如果沒有注意到『數位空洞』,積極與數位接軌,等到將來接受到挑戰時,就已經來不及,就會被淘汰了。」黃俊堯教授說。

3國比一比 台灣發展數位見樹不見林

「數位空洞的意思是,台灣企業在數位發展上,見樹不見林。」黃俊堯教授接著舉台灣、日本與美國3個國家的百貨公司官網使用經驗為例,說明台灣企業在數位思考上,如何落後:

就台灣某家大型百貨公司官網而言,當消費者打開官網首頁,看見的東西就好比把電梯口的DM,原封不動地放到網路上,而這樣的使用經驗事實上對於鼓勵顧客消費、或是提升消費體驗,甚至是讓顧客線上直接刷卡等,都沒有實質上的幫助。反觀日本。日本百貨公司三越(http://mitsukoshi.mistore.jp)、伊勢丹(http://isetan.mistore.jp) 的官網就是一個電子商務平台,就像是一個線上百貨公司,不僅商品的陳述仔細、明瞭,線上線下的購物整合也很流暢完整,而我們可以得知其背後的思考邏輯是:「無論顧客是從線上或線下來,都應該讓他們在看見喜歡的東西時,便能夠輕鬆交易。」黃俊堯教授說。

美國的梅西(Macy's)百貨公司(http://www.macys.com)更勝一籌。它不僅徹底落實線上百貨公司的概念,更認為要做生意就要做全世界的生意,全球約有91個國家都能享受梅西百貨的送貨服務,包括:衣服、皮包、鞋類、珠寶、家居用品等商品,都能透過線上官網選購,且價格會自動轉換成顧客所在地使用貨幣的金額,甚至連運費和關稅等都會明確標示出來。

黃俊堯教授再舉一個例子。當我們使用網路銀行的時候,經常被迫開啟已非主流的IE瀏覽器,而且還要下載一連串的元件、憑證,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也相當費時,事實上這樣的數位化模式並非從顧客端做思考,且若發生在實體世界中,絕對不會被顧客所接受。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見不同地方經理人的態度與觀念。」黃俊堯教授接著說,「台灣企業普遍不將數位發展看成事業經營整合的一塊,而是把它視為多出來的一塊,並沒有下足功夫去深耕、經營。」

台灣企業談行銷 如江湖郎中賣藥

事實上,由於台灣總人口數不過23百萬,屬於淺盤市場,再加上地狹人稠、天然物資不豐,更需要藉由網路打破疆域的限制,走出台灣,走向世界。

然而,隨著國外產業大動作轉型數位,亦或是數位原生企業竄起,以及了解到數位大幅改變消費者習慣的當下,卻仍不見台灣企業高層與經理人發展數位的急迫性,且與國際的落差越來越大。

針對此,黃俊堯教授表示,從他與業界互動所得到的說法,台灣企業看不見數位空洞的原因在於,台灣實體世界的服務細緻且綿密,消費者較無線上需求,企業也因此比較感受不到壓力。\

再來則是因為台灣的數位商業環節緣故,「台灣企業總把行銷看成江湖郎中賣藥,其中的技巧每個人都可以說上幾句,以為行銷並沒有那麼難,但事實上行銷需要的是布局,必須經營客群以及品牌。當面臨到數位時,行銷的真正涵義不在於粉絲數量的多寡,而是長期花時間、投注心力去經營,且短時間內可能沒有效果。」

他接著說,「台灣產業過去以接單為主,壓低成本是常態,因此在急於看見獲利回收的心態下,根據地方特性調整行銷手法,並且長期經營客群的企業不多。然而,經濟型態及產業都已經改變,台灣企業必須做好蹲馬步的功夫,放長線釣大魚。」

以擅長操作數位行銷溝通槓桿的小米為例。小米創辦人雷軍曾提及互聯網7字訣,即「專注、極致、口碑、快。」而早在第一代小米手機發布前,小米的米柚(MIUI)系統就已經累積了50萬名忠誠用戶,之後小米也不斷且快速地透過米粉的回饋,更新系統、調整功能至極致,進而鞏固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建立口碑,此外也利用自媒體作為口碑加速器。小米培養出來的「米粉」發揮效應,強大到「颱風口上,豬也能飛」,讓小米近年來成長快速,且過去下功夫經營數位行銷的成果,也讓小米現今在行銷費用的成本變低,卻獲得更大的報酬。

新創上火箭 需既有企業刺激

即便如此,台灣仍有許多數位原生新創公司,內部人才的資質也不比其他國家差,卻仍然無法繳出亮眼成績單,似有個無形的天花板打壓,其原因在於,「創業需要土壤,要有合適的生態圈協助。姑且不論法律面及資金面,發展事業需要同行異業之間的刺激。」黃俊堯教授接著以創業風潮興盛的矽谷為例,「在矽谷,既有的科技大廠以及所謂的車庫創業家,是同時並存且彼此刺激的,兩者之間的人才交流頻繁、企業之間也能有效溝通,也就是說,車庫創業家在發揮創新點子的時候,最能效法經營管理的對象還是既有企業。但台灣的情況是,新創企業走得前面,既有企業卻沒有數位視野,不願投入長期成本,彼此無法攜手向前,此外也不可能所有新創公司都做B2C,也有很大一部分是B2B,如果這些既有企業沒有數位格局,那麼新創公司也很難生存。」

除了沒有生態圈的配合之外,事實上台灣新創公司的市場規模也很有限,「目前看到的市場幾乎都從本土做起,若要走出台灣的話,必須做好數位規模經濟。」黃俊堯教授說明,在投入數位發展的一開始,需要投入大量且一次性的成本,然而往後在獲利回收期間的邊際成本卻趨近於零,

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思考如何打開國際觀,將市場規模放眼至全球,投入成本在各個國家地區布局,了解在地消費者的習性與喜好,進而培養品牌的忠誠顧客,接著再來談如何獲利。

在這新創公司擁有創意卻無法有效發展的當下,許多大陸互聯網企業相繼來台投資、輔導青年創業家,針對此,黃俊堯教授認為,「在商場上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反而對於台灣既有企業來說,可能因為沒有看到台灣人才的價值,導致原有的機會拱手讓人。」至於對台灣青年創業家來說,「由於不同的創業家,對於未來的想法本來就不一樣,要不要接受大陸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或輔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準則與態度。」

寧可找死也不要等死

「在商場上唯一不變的定律是,所有的模式都是偶然發生的,當下的模式也許能為企業賺進大把鈔票,但所有商業行為的發生,都會隨著人類的需求而轉變,若將自己鎖在固有模式上面,將來必然會遭到國內外的同行或異業挑戰。」黃俊堯教授接著說,「數位化在未來一定會發生,現在不做等於就是等死,若是不願改變,未來的市場會越來越小。只是將來的模式會是什麼,我們沒辦法精準預測,但可以了解的是,未來企業必須結合各種產業,縱貫連橫,像是鴻海與騰訊、和諧汽車串起所謂的『車聯網+』,即便成功機率無法計算出來,但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過程,但台灣其他企業卻很少有這種概念。」

事實上,發展數位的過程就像是和「未知」做賽跑,當中會無助、看不見回收、覺得氣餒,但是企業必須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若不願面對95%的失敗,就不可能接受5%的成功。」黃俊堯教授說。就像是大陸傳統零售電器商蘇寧轉型數位,大動作開啟「雲商」模式,實施線上線下同價戰略,升級開放平台。即便從傳統零售轉型數位的過程中,蘇寧必須面對國美、京東的激烈對立,以及轉型後的困頓期,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卻表示:「企業法人在逝世和找死之間經營執照,我會說寧可找死也不要等死,是因為逝世是不可避免的,找死則是自己決定逝世的日子,所以即便必須放手一博,我們還是有必要做這份工作。」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6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