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楊靜雯:台北人真的瘋了嗎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0
2015/03/10
作者: 楊靜雯.
photo credit: flickr@Caelie_Frampton, CC BY 2.0 |
朝向居住正義的施政目標,台北市政府宣布聯開宅將做為公共住宅使用,長期旅外的都發局長面對毫不掩飾地拒絕與弱勢為鄰的台北市民,感到詫異難解,忍不住批評他們瘋了。甫歸國的林局長或許還未有足夠時間體認,台灣對於住宅其實有其異於國外經驗的,特有的觀點。
住宅做為商品的概念,長期經過房地產部門、政府與媒體的聯手打造,在台灣已是發展到極致的根深蒂固。媒體多是對購屋追求房價翻倍的鼓動與名人投資地產理財精明的正面形象,政府與營建業總是對經濟成長有齊心一致的定義而攜手向前,甚至連國小教科書裡都教授我們的孩子要買賣房產追求利潤投機。台灣政府長期放任住宅做為資本積累與吸引資金流入的工具,忽視保障居住需求在社會穩定上的功能,終於讓台北市103年第三季的房貸負擔率到達64.36%,取得全球城市的領先地位。這數字意味著,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可能每個月將近6成5的可支配所得都必須用以支出房貸,這也意味著在台北市居住的代價何其沉重。
雖然近幾年反思的聲音終於突破重圍,逐漸讓社會上的更多人聽見,但許多辛勤生活的市民已窮其力,透過壓低教育、休閒與基本生活品質,或犧牲養育小孩或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增加工作時數,以確保能夠負擔房貸。在此同時,坐擁資本的炒作地產者卻在市場中享受地產買賣帶來的快速財富累積。台灣社會的極化問題,即富人與窮人的距離,正透過住房,在生活中以有形無形的各種方式加大,並逐漸延伸到下一代。
高房價的壓力,近年終於讓居住正義的論述得已擴散,甚至成為各層級政府施政的語彙。然而此時介入房屋市場的政府部門,雖然同時高舉居住正義大旗,卻都目標模糊不知該面向何處揮舞。住宅既已幾乎全面成為投資工具或家庭支出的關鍵投注,房價下跌已然是房屋擁有者共同的恐懼,動輒得咎的社會住宅政策只有轉型軟化,化身合宜住宅、青年住宅或公營住宅。政府宣示為正義而奮鬥的同時,卻缺乏對正義概念的思辨。政策工具介入後要服務的對象是誰?居住正義要解決的是誰的正義?誰的居住?政府在住宅部門中干涉的原理?台灣在羅織社會防護網應有的原則?政策難有精確目標的困難,施政重口號輕內容,在於台灣社會長期缺乏政策思辨的習慣,媒體熱愛簡化的一分為二對立衝突,傳播平台難成為多元社會價值相互理解的過程,社會不習於哲學倫理思辨,不擅於凝聚共識尋求創新的政策策略以符合多方需求。
政府的角色並非僅如知名資本家所言是為經濟服務。政府還必須為社會平衡穩定而守護,為多元價值而權衡折衝。柯P在首都的執政,跳脫二個政黨權柄金錢連橫合縱的政治遊戲規則,讓市民滿是期待。居住正義的課題如欲解決,牽涉中央與地方政府,橫跨不同部會局處。馬政府以施政多年一萬多戶的社會住宅驕傲自得的同時,其擁有應對住宅投機工具的財政部,卻仍在強硬宣揚不打房的房地產稅制政策。面對在居住正義上言行失調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力量是否能夠集結,讓全國性政策反映民間大眾的需求?
施政下刀快狠準固然讓人驚豔,政府如何在公共資源投注同時創造一個對課題理解的過程,或能讓政策思維更完備;推動不同政府間的對話與政策調和過程,讓政策工具更有效;創造一個社會價值凝聚的過程,以做為施政後盾。
台北人不是瘋了,而是長期接收住宅做為商品此種單一概念,與其他國家人民不同,尚未能理解住宅也可能是生存基本需求,而住宅合理分配是社會穩定基石。
台北人不是瘋了,而是現有住宅市場結構讓人傾囊孤注一擲而引發追求房產增值的熱切,他們有高房價房貸壓力下不得不追求保值增值的無奈,而房價上漲的懸念可能在某些時候不小心掩蓋了台灣社會的溫暖良善。
台北人不是瘋了,而是台灣社會長期缺乏哲學思辨,人民缺乏對政策基本價值原則的理解與共識。他們需要一個過程尋找甚麼是台灣住宅部門應有的功能與樣貌,讓居住不再全然是個人面對一個做為資本積累的房屋市場,不得不陷入此遊戲而要自負成敗的課題。而是共同建構出的,合理的生存機制與權利。
(作者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