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核燃料再處理 能解決什麼問題?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6
2015-03-13 Web only 作者:劉光瑩
用過核燃料經過再處理,到底是解決了問題?還是讓問題更為嚴重?
福島核災甫滿四週年,台灣的反核遊行將於本週六(3月14日)展開。就在此時,核一廠的一號反應爐冷卻水池中已經儲滿用過燃料棒,另一座反應爐也將在明年三月滿池,但乾式儲存設備執照,卻又卡在新北市長朱立倫手上,無法被批准。
核電廠只要持續運轉,就會持續產生用過燃料。這麼多廢物無處去,燙手山芋怎麼辦?
經濟部的解方是:送出國,請專家處理。台電在今年二月中公開針對「核一、核二廠用過核子燃料小規模國外再處理服務案」招標,金額高達112.6億新台幣,將於下週開標。
為何要再處理?行政院原能會在網站上「用過核燃料再處理專區」,說明,因為「核一、二廠的用過核燃料池即將貯滿,而乾式貯存設施又尚未能啟用,為維持核一、二廠的正常營運,台電乃推動國外再處理。
此資料進一步強調,用過核燃料經過再處理,體積將變小。「再處理會產生高放射性廢棄物,仍然會有核廢料處置問題,但由於核廢料體積約減少四分之三及減少長半化期核種,有利於最終處置的進行。」乍看之下,這顆燙手山芋似乎小了一些,真令人放心。
事情要是能這麼順利該多好。
「日本用過核燃料再處理,是失敗的經驗,」日本民間獨立核能監督智庫原子力情報室(CNIC)代表伴英幸,此次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媽媽監督核電聯盟邀請,來台參與紀念福島核災研討會期間,接受《天下》記者訪問時,沈痛直言。
首先,用過核燃料經過再處理體積會變小,這說法只對一半。目前的用過核燃料處理技術,是把鈽與鈾提取出來後,其他核反應產物必須以玻璃固化處理,裝在不銹鋼桶內,這新增的玻璃,也算進後續待處理的高階核廢料。以日本和法國簽訂的再處理合約為例,處理過程中的濾網、防護衣鞋手套等耗材,也都必須一併運回日本,因為法國法律明文規定,不得收留來自國外的放射性廢棄物。
根據伴英幸提供的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試算資料,用過核燃料再處理後成為玻璃固化體,再加上中間產生的操作廢棄物與運送容器,總高放射性廢棄物體積將增為原本的6.7倍以上。也就是說,為了收留再處理後的用過燃料棒,要再找到6.7倍大的儲存空間來放。
伴英幸說,日本在90年代送了將近5700噸的用過核燃料到法國,運回來的1310束具強烈放射性的玻璃固化物,目前暫時存放在青森縣六所村的冷卻,打算30至50年後再找地點掩埋,不時遭到村民的強烈抗議。
其次是龐大的花費。台電的標案只處理1200束燃料棒,就要花掉112.6億,每束處理成本將近900萬台幣。而台灣的用過燃料棒,至去年底已超過17000束,亦即若所有燃料棒都要再處理,將花上近1600億元。
伴英幸說,有鑑於以上兩大因素,日本已經決定放棄用過核燃料再處理這條吃力又不討好的路徑。
話說到底,用過核燃料送到國外再處理,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答案一樣在原能會說帖裡:「再處理產生的高放射性廢棄物須運回原委託國。台電之規劃為由得標廠商先貯存 20 年之後,才回運台灣。」
換句話說,付了數百億元給法國公司,台灣將拿回體積乘以6.7倍的高放射性廢棄物,眼前最明顯的好處是,我們可以等20年後再讓屆時的政府煩惱儲存問題,可喜可賀。
現下核一廠反應爐一個已經爆滿、另一個即將滿池,乾式儲存設備又無法啟用的情況下,進退維谷,猶如馬桶堵塞,廢物堆積。
家裡的馬桶不通,每個人還會馬上請水電工來處理。攸關台灣2300萬人身家性命的用過燃料棒「塞車」問題,後果是否更為嚴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