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2015/3/23 「【讀者投書】何昕家:農地變建地後,就回不去了」

【讀者投書】何昕家:農地變建地後,就回不去了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3
2015/03/12
作者: 何昕家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50323
photo credit: flickr@Tony Tseng, CC BY 2.0

筆者有幸參與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今年邁入第五屆,學生通過第一段初選,第二階段也進入補助名單中,但競賽告一段落之際,筆者在夜深人靜的夜晚,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問號?這個問號是,現在有諸多農村競賽,背後的價值與意義?這便讓我回想起這個活動剛開始之初,筆者問學生,為什麼要一同參與這個活動?幾乎所有學生的回答都與自己家鄉有關連性,這是多麼簡單卻質樸的原因,這就讓筆者想起「地方感」這一個詞。

段義孚教授對於地方感是有深刻的感受,提出地方感便是:「地方對於住在那裡的人有特殊的意義、價值及反映個人的身分。」、「生活環境及成長過程中的經驗累積,所產生的熟悉情境,使居民從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稱之為地方感」。

而在當代社會中,經過工業革命洗禮後,「快速」已經是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常常會淹沒於社會、世界快速的洪流中。也造成對於人與人、人與環境土地的疏離,漸漸形成巨大的鴻溝;在臺灣, 以農立國是重要的精神與根基,近30年來,受全球化的影響,農村已不是年輕人所關注的重點,大多數年輕人漸漸往大都市移動,漸漸的,農村邁向凋零,也形成另一種巨大的鴻溝。然而,每個人的心中,總是藏著一股對於家鄉土地的情感,只是快速的洪流,強壓過「洄游」的心。透過「洄游」尋找到「地方感」,地方感是一個空間的感情及記憶,是社會、文化、歷史、環境、政治所建構的觀念,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主觀感覺;是個人或群體的經驗,它存在於任何我們熟悉、對我們有意義的空間。

而再擴大而言,對於土地的地方感更是薄弱,甚至當代對於環境土地是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我們不知道食物從何而來?商品的原料為何?垃圾往哪裡去?甚至根本不知道本身的專業與自然環境是如此緊密扣合,也就造成當今將農地轉變為建地的現象,有一回筆者在農村中,與一位老婦人對話,老婦人說:

現在人想的很單純,以為農地建地可以隨意轉換,農地轉變為建地後,就再也回不去農地。

再也回不去這一句話,一直圍繞在筆者的耳邊,久久無法散去。

而筆者在想,以參與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為例,希冀現在的學子,也是未來的公民,能真正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感的經驗價值,更長遠的來看是能夠深化屬於自己對於自然環境、土地的真實意義。而不是一直被快速的洪流所淹沒,最終無法看清人類自己與土地緊密關聯性。

(作者為環境兩棲異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