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制改革/三大後門 讓稅改力道大減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5/3/10
2015-03-04 天下雜誌 567期 作者:程晏鈴,陳一姍
眾所期待的房地產稅制改革,最後版本卻引起爭議,遭受批評。是誤解?妥協?還是膽怯?財政部長張盛和如何替沉痾開藥,前財長林全又如何評價這帖藥?
「一○四年之病的改革,沒這麼簡單,」農曆年前,財政部新春記者會上,摔傷膝蓋的財政部長張盛和拄著拐杖,受傷後第一次公開露面。
他拿出二月六日由行政院長毛治國定版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說明自己面對的挑戰。
在房價已成民怨之首的台灣,這是二○一四年七月,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此改革後,財政部第一次公布的改革版本。
這也是二○一二年台灣「實價登錄」後兩年,針對房地產市場的第二步關鍵改革,動見觀瞻。
但令外界訝異的是,張盛和宣布的版本比兩個多月前,到立法院備詢時談的「改革方向」大相逕庭,引起社會譁然。
似乎早已算準外界的失望,張盛和從記者會到專訪再再重申,不要對房地合一稅制賦予太多政策任務,合一就是改革的目的。
「輕稅,又開了很多後門,最後什麼稅都收不到,」前財政部長林全批評,這個版本完全沒有解決「勞力所得課稅,但資本所得課不到稅的公平問題。」
新制實施後,由於奢侈稅同步退場,根據財政部公布的稅收影響分析,撇除適用舊制者,以新制所得稅扣除奢侈稅,第一年稅收不增反減,直到新制實施的第十年稅收才增加到一一三億台幣。
愈改,炒作的人稅愈輕
為什麼新版本讓社會大失所望?短短兩個月,讓行政院大放水的轉折又是什麼?
短短兩個月,財政部版本卻與原來版本有三大不同:
一、輕稅:由賺的愈多,稅率愈高,最高四五%的累進稅率,轉為兩年內交易所得單一稅率三○%,兩年以上一七%。
長期持有減徵額度也放水,由原本七五%,大放送到八成。
換句話說,包租公、包租婆持有二十二年的房屋,即使賺一千萬,減徵八成之後,只要繳稅三十四萬,實際稅率三.四%。
二、高起課門檻:自住免稅的門檻,由原本二千萬大幅提高到四千萬。
三、日出條款:最新版本只適用於新制實施後取得的房地產。但原版本回溯五年,可以抓住台灣炒作這一波房地產賺到錢的人。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持有房屋的人,未來買賣手中的房屋還是用舊制(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分離課稅,實質稅率四%。
新制實施後買房的人,之後賣房,才用合一的實價課稅,稅率一七%。
三大後門,正是學者批評最力之處。
「愈改,炒作的人稅愈輕,」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批評。
由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俗名為「奢侈稅」的特銷稅就要退場。張金鶚試算,過去奢侈稅是以交易總價課徵一○%到一五%,但現在改獲利才課稅三成,明顯為投資客解套。
舉例來說,兩年內,買賣價值一億台幣的房子,稅收最少有一千萬;現在投資客只有賺到錢繳稅,獲利三千萬台幣,反而只要繳九百萬。
後門太多,所得分配惡化
而四千萬台幣門檻,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直言,改革後,「中南部(對投資客)根本是樂園,不受(房地合一稅門檻)影響。」
德明科技大學不動產學系教授花敬群對於不溯既往,不以為然,因為民國九十三年以來,台灣房價漲一大波,應該回溯,對有賺到錢的人課稅,才是真正的租稅公平。
「房地產稅制不公的黑夜已經四、五十年了,為什麼財政部還想叫太陽晚一點出來?」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痛批。
他認為,長期持有每年減徵四%,最高可減少八成太高。持有二十二年實質稅率才三.四%,跟改革前差不多。
「台灣房產稅制的缺陷是台灣所得分配不均惡化的根源啊!」他沉痛地說。
四年前,黃耀輝替財政部做奢侈稅的實證研究,數字令他驚心。
跟一般人比,奢侈稅繳納戶的所得稅資料顯示,他們主要就是靠財產交易賺錢,持有的房屋價值更高達一般民眾的一二○倍。
以所得稅率最高稅率四○%族群相比,一般人五二%所得來自薪資;但奢侈稅繳納戶所得只有二八%是薪資,其餘收入是股東分紅、財產交易所得與租金收入。黃耀輝認為,稅制改革原則就是抓大放小,抓到上述所得較高的投機客後,就該課高稅率。財政部版本單一稅率,又有一大堆門檻與減徵條款,根本無助於改善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針對日出條款、減徵等大放送,張盛和不否認的確是為了縮小影響面,降低阻力。台灣九七○萬戶房屋,符合自用免稅條款的只有三六%。其餘六四%,若不處理,衝擊面會很大。
房地合一要面臨的還有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大敗,各部會任何改革,都必須先跟國民黨黨團溝通,立委同意,才送行政院的現實。
去年十二月,國民黨委員賴士葆委員質詢表態,黨團大會全面反對,說只有他一個人贊成房地合一課稅。吳秉叡反對稅率四五%。盧秀燕批評,財政部讓房仲業過不下去。
這些發言讓張盛和意識到原方案過不了,即使新方案「這個會期要通過,我必須非常努力才行,」二十六日剛剛卸下拐杖,走路還一拐一拐的張盛和,年後已經開始在立法院走動。
「我們減徵幅度不是世界最高,」他強調。
不改革,才是送紅包
前財政部長、現任成功大學副校長何志欽肯定目前房地合一的稅制改革方案。
針對爭議,他建議,不妨再提高兩年內交易的稅率到三四%。至於減徵過多,可改為分階段減徵,而非每年遞減四%。
何志欽說,七年是全世界平均的換房頻率,可以每七年減徵一○%,最多減徵五○%。
問張盛和是否接受「放棄公平,追求妥協」的批評,這位直言「只有總統才有歷史定位問題」的部長斷然否認:「我沒有放棄公平。」
張盛和引用諾貝爾獎經濟得主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的話說,所有的改革都在「公平」跟「效率」間動態調和。「輕重看跟誰比,我不改革有效稅率四%,改革後一七%增加四倍啊!」他回應。
這位在槍林彈雨中行走的稅制老兵顯然不認同,外界說他送給不動產業大紅包的說法:「改不成,才是送大紅包,才是零分。」
「我的圖像很明確,這個改革不是為了打房,就是單純讓分開課稅制度合一,讓簡單、透明、可行的新制通過,」他強調,跨出了第一步,起碼所得資料可以透明,許多漏洞才有機會堵住。
為了求起步,不敢談理想;明知後門大開,卻只能卑微以求。一個低標準的稅改,是兩黨的照妖鏡,考驗政治人物是否有回應民怨的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