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職場小人 看誰敢再惹你?
摘錄自:Career職場情報誌 電子報 2014/8/6
撰文◎編輯部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職場也不例外。中國大陸流行用「一地雞毛」這句話,形容辦公室人際關係中,各種耍心機、放小話、玩手段的現象。橙智藝術教育集團總監洪曉芬觀察,在組織中至少有6成員工會攪和在「雞毛混戰」中,就算你想置身事外,往往還是會沾惹一身毛。
洪曉芬表示,這些「雞毛族」的特色,就是「非常『關心』別人在做什麼,」其他人的工作進度、業績表現、受寵程度,他們無不看在眼裡,擺在心裡,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當作最新八卦,透過耳語傳播出去。
「雞毛族」對付眼中釘,不外兩種方式:消極者故易採取「不配合」態度,「看你會怎麼死」,積極者則會主動發起攻擊,可能當面刻薄你,給你難堪,也可能私下散布流言,讓你身陷「人言可畏」的困境。
優秀者容易成為攻擊「箭靶」
所謂「棒打出頭鳥」,「雞毛族」最愛攻擊的對象,通常會是那些條件突出,或是表現出色的同事。
在科技公司負責公關的Anne,就對前輩的「批評指教」感受深刻。公司某位老鳥同事,對於擁有國外學位的Anne,似乎特別看不順眼,常在會議的場合中,用挑釁的口吻說:「既然妳是科班出身,就讓我們聽聽妳有何高見?」讓Anne當下面紅耳赤,說起話也結結巴巴。
先冷處理 找出對方不安原因
遇到職場上的人際攻擊,與其針鋒相對,倒不如先「冷處理」,事後再以專業表現反擊。
洪曉芬則認為,會出手攻擊別人的人,其實通常在內心深處對自己感到不安,於是他們透過「削弱」他人的方式──「我可以批評你,所以我比你強」,藉此增強自己的信心,或掩飾自己的不足。
因此,洪曉芬建議,當有人用言語對你進行人身攻擊,「不要在意對方說些什麼,而是去思考對方為什麼要這麼說?」找出對方不安的原因,或許可以減輕對方敵意。
沉著應戰才能化解攻勢
如果釋出善意後,仍然無法獲得回應,對方甚至當眾發動攻勢,該如何巧妙反擊,既可扭轉劣勢,又不會把場面弄得很難看?
洪曉芬指出,當眾攻擊大致分為「指桑罵槐」和「指名道姓」兩類。如果是前者,通常代表對方其實有點心虛,若你急著有所回應,反而正中下懷,不如一笑置之,對方也會自討沒趣。
如果是後者,絕對不能自亂陣腳,最好先做深呼吸,穩住心情,並表現出你很慎重地思考對方的指責,在話術的表達上,可以就行為面認錯,低姿態有利於降低火藥味,讓對方無法窮追猛打下去。
「應戰」時,最好專心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一方面代表你不畏戰,也展示你很認真地對待他的發言;最好不要流淚,「眼淚反而可能助長對方的氣勢。」
當攻擊者採取粗暴的言語,可以用更禮貌、更謙卑的語氣回應,往往能有效地減弱對方攻勢。
公開澄清,終結流言
另一種職場上的攻擊手法則是「玩陰的」,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製造蜚短流長。
在企業擔任中階主管的Kevin雖然工作認真,但因為不通人情,人緣較差。前一陣子,員工流傳一封電子郵件,直指Kevin常欺負新人,造成該部門流動率很大,連其他部門主管也接到這封信,主動向Kevin詢問。
Kevin自認遭到不白之冤,大動作地上報主管,並要求查出「禍首」,反而讓辦公室人心惶惶,氣氛變得非常詭異。
洪曉芬認為,處理這一類流言的攻擊,最好的應對之道,是公開澄清,而非私下反擊。像她在國外工作時,就有一個韓國同事遭到不實流言的攻擊,當事人採取的方式,是在全員到齊的會議上,利用最後的時間,宣讀一份澄清聲明,並表示如果有人繼續散播不實流言,他將不惜循法律途徑解決,非常簡潔有力地「終結」了這個流言。
包裝在「玩笑」下的挑釁
職場還有一種「雞毛族」,倒不是真的心懷惡意,但就是愛用酸溜溜的語氣「虧」別人。
從事媒體工作的Sam說,有一次他的會議報告受到女老闆的肯定,事後就有另一名男同事過來挖苦他:「你真是懂得怎麼討老女人的歡心啊!」
洪曉芬指出,這類的挑釁,通常包裝在「開玩笑」的態度下,這時候應該很嚴肅地告知對方,他的言語真的讓你不舒服,如果再犯一次,你就會採取行動,經過你嚴正的表態,對方以後通常就不敢再造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