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玫瑰不開花?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8/26
2014-06-25 天下雜誌 550期 作者:採訪整理/李雪莉、黃嘉倫
圖片來源:鍾士為 |
「人資長」是企業裡許多員工都不太喜歡對上話的人。他們像一個畫素極高的相機隨時掃瞄,從星座、性格、年資、薪資,總讓員工們像彈簧般繃緊神經。
但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的人資長林瓊瀛,卻很少給員工這樣的臉色和顏色,同事形容他「說話犀利但幽默有魅力」。他能在飯桌上讓第一次社交的一群人,都感到被聆聽和放鬆。
稽核出身,管理兩千七百人,腦袋全是數字的他,其實曾在高雄中學編過校刊。說話有文采,有時夾雜英文單字,偶爾也冒出一些很有「口氣」的台語。他的人,就像他生長的澎湖一樣,有著多層次的海風的味道。
兼具左右腦、國際與在地,四十九歲的林瓊瀛,在資誠待了二十四年,也用別人一半時間(七年),就當上合夥人。
曾在年輕時受益資誠的交換計劃,到芝加哥分所受訓兩年,受益於企業系統的培訓,讓林瓊瀛擔任人資長後,很努力創造人才的國際化,要確保資誠隨時有十分之一可外派的人才庫。
當許多人都在抱怨年輕人不堪用,林瓊瀛卻說,「很多企業主還是溫水煮青蛙,他們一方面付二十二K,一方面又喊沒人才。」企業沒意識到人才流失的惡化。
究竟是誰讓玫瑰(人才)不開花?從人資長的角度,他對人才又有什麼建議?
十五年前我回國的時候,我常嘆說我們台灣人力資源跟國外的落差,少說也有十年。可是我發現這十五年內,我們的進步是有限的。相較於中國大陸,有兩股力量,一個是自身求變,另一個是新時代給他們的壓力,中國人才的變化其實是更驚人的。
再看韓國,當我們在看韓國強壯的背後,有多少政府的痕跡?幾乎都是。
所以,誰讓玫瑰不開花?如果台灣這土地花朵盛開,蝴蝶(人才)自然來。公部門要負的責任絕對是最大的,但企業也有責任。
人才移動是必然的,人一定是往高處爬。有時候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舞台。在台灣,可能我的預算是七個人,在大陸可能是七十、七百個人,那麼哪一個挑戰會吸引你?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本來是台灣精品的一個品牌負責人,後來到大中國區去當負責人。有一天這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辦公室有一個年輕人進來跟他說,「總經理你好,這是某公司給我的offer(工作條件),那我給總經理一個小時,你是不是書面跟我確認我應該有的offer?」
我朋友就問我:這個人,我應該用嗎、應該留嗎?我說當然不用,不然國不成國,家不成家了!一點規矩都沒有。可是,不留他之後呢?
我其實在強調的一個現象是,中國大陸整個勞動力因為看到很多機會,所以心態上比較積極,忠誠度也比較低。
別再迷信舊的職場倫理
當我們還在迷信舊的那種職場倫理的時候,事實上這些新勢力已經開始在形成一種新的職場倫理了,而這個現象正逼著大陸老闆,要回應和正視這個問題。
你會感覺到在大陸不只是跨國公司在佈局,陸商也在佈局,他們開始思考留才、攬才和育才。你如果不回應,之後要找人,結果回頭看,沒人了。
那台灣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如果你問企業主,你要什麼樣的人才,他答不上來。不是他不知道,是沒有花時間想清楚。
更重要的是,台灣企業非常短視,企業找人都要即戰力,也就是找人進來要馬上可以上戰場,且最好又便宜,最好一份薪水請來的人,十八般武藝統統都會。
所以從企業人資的角度,當中國大陸開始這樣做的時候,這些西進的台灣人才還回得來嗎?
台灣人才想被發展嗎?
身為人資長,我最大憂慮的是什麼?第一個,我們慢慢會覺得人才不夠多元化。作為服務業,客戶的期待愈來愈不僅止於會計服務或審計服務,他可能期待我們幫他解決一些複雜的商業問題,甚至於去考量發展策略。
我會發現台灣會計教育出來的人,同質性很高,非常專精於專業。但對我們來說,我們找員工,專業技術只佔五分之一,我還希望人才有商業洞見、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可是我們整個會計教育可能沒有照顧到我們企業,甚至整個產業的發展需求。
第二個,招募是困難的,因為會計是很專業的領域。
第三個就是育才辛苦,留才難。 我們願意肩負人才發展的責任,但是人才是不是主觀意識願意被發展。我常覺得我們年輕一代,普遍上會比較缺乏方向,也缺乏膽識,這是我擔憂的。
我們現在的氛圍最好去追求什麼小確幸,對不對?那你是不是過於安逸?當我覺得你不錯耶,我想要發展你,然後他說:哦不不,我這樣就很好了,我不要那麼辛苦。
或比如說問新進人員,要不要去外派,都舉手說要。那好,時間到了要外派,一進來舉手說要去的,現在要不要去?他們會說:「不行哦,我有女朋友,我怕她跑掉」、「我老婆叫我不要去」、「我媽媽會擔心」。結果都變成他自己的問題, 就變成我們有心,他無力。
所以說我留才、育才是辛苦的。
人才的自由流動,讓我們沒有封閉的本錢。國家、企業、教育、人才都是一樣。未來的人才,要有「可以被移動」的能力。這很重要哦,這才是mobility(流動)的意義。當我們需要你的時候,你會不會在哪裡?這是我們強調的agility(靈活度),接受改變。
做好配套 別吃芝麻掉燒餅
這樣的移動有很多形式,不一定是一年以上的外派,現在已經慢慢變成任務導向,三個月到六個月。這樣一來,人選相對好找,機動性比較高。
以前更多只是從企業的角度去思考外派:我需要開疆闢土,我歐洲需要個業務辦公室,就派一個人去。現在企業更彈性,更從人才的角度去想外派,人才會思考「me issue」,而且更注重回任的問題,工作要怎麼銜接,不然很多時候會有人才流失的問題。我派你去,結果就掰掰了。
我常說,吃燒餅掉芝麻,結果後來外派變成是吃芝麻掉燒餅!所以整個配套機制很重要。
台灣真的應該要思考人才政策和行業發展政策,然後教育要趕快銜接上需求面,這些才能夠構成一個可以吸引人家來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