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跟他結婚嗎?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7/31
2014-07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江文賢、趙慈慧
愛上一個人靠際遇,持續愛一個人靠努力。真正的親密,是在相處中能夠做自己而不必虛假,並容許別人也能如此,容許對方與你意見不同時,不去說服、糾正或改變對方。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自己、探索自己,不逃避自己的黑暗面時,也就能對所愛的人無所隱藏的做自己。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宨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周南‧關雎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似乎是從古至今再自然不過的。君子喜愛窈窕淑女,佳人尋覓才子良人,一代又一代綿延不絕的婚配嫁娶,直到如今還是如此。只是古時候的家庭重在維繫家族的功能,延續香火等責任,而現代的結合多以個人的情愛為基礎,重在夫妻兩人的關係與互動。
古時候的人,十三、四歲就送入洞房,李白〈長干行〉形容的:「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十四、五歲彼此的情感就能如塵灰凝合,交融為一,同生共死。
而現代人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再從工業文明轉換為科技時代,整個社會型態都改變了,連人的生命週期似乎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古時候十幾歲就成家立業,不管好壞喜歡與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現代人即使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都還很難成家;即或步入禮堂,也不見得終老一生。
根據內政部二○一三年最新的統計,女性的初婚年齡為二九‧五歲,男性則是三一‧九歲,跟十年前相比,女性增加了二‧七歲,男性則是○‧九歲,整體數字顯示,台灣地區的人不僅晚婚,而且愈來愈晚。其他相關研究也說明,未婚的原因以經濟尚未穩固為首,其次是尚未遇到理想對象,在性別差異上,男性仍以經濟考慮為優先,女性則是以未遇到理想對象為考量,兩者有顯著差異。
在離婚的部份,二○一三年的統計顯示,有二八‧七%的人在結婚五年之內離婚,有二六‧三%的人在五到九年內離婚,換句話說,有一半以上的夫妻在結婚九年內仳離。這似乎說明了一件事實,現代人的婚姻雖是以個人情愛為主,但步入婚姻後仍面臨很大的挑戰和壓力,不比古時候容易,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存在現實生活之中。
如果婚前能有多一些準備,彼此認真看待對方,以及雙方的關係,多些討論與共識,婚後或許會好一些。
而西方的研究也顯示,抱持較實際正確態度進入婚姻的,婚姻滿意度會比較高。二○一三年美國《家庭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如果新婚妻子對婚姻有太多的幻想、太過理想化、期望過高,反而容易感到失望,對自己沒有信心,出現低自尊的現象,同時也容易感到壓力,跟另一半也有言語爭吵,甚至肢體衝突。至於處在中間的人,對婚姻有適度的浪漫想像與現實感的新婚妻子,對婚姻的滿意度反而好一些,不會有這麼劇烈的變化,大幅的落差。
在熱戀時,也就是還處在浪漫期的男女,看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像戴了玫瑰色的鏡片看外面的世界,一切都甜蜜無瑕,特別是所愛的那個人,大部份也是在這個時候準備步入禮堂。帶著正向態度進入婚姻是必要的。
但是過度理想化,或只是想憑著浪漫悸動過下半生,恐怕就會大失所望了,會像從雲端墜入低谷,或許就像很多已婚者感慨的「結婚就是愛情的墳墓」。
其實,談戀愛和走入婚姻本來就不一樣,前者還在互相追逐吸引,處在「我」的階段,就是對方能不能滿足「我的需要和期待」,是不是「我所想所愛的理想伴侶」。而後者則是進入了「我們」的階段,是兩個人共同要經營的生活,大到居住地點和工作選擇,小到每天的生活作息,都會互相影響,這兩者當然不一樣,有極大的差別。
因此要從「我」變成「我們」,婚姻裏很多可能的狀態當然要先討論,如同教會所做的婚前輔導,或是心理諮商會做的婚前諮商,都是在幫助戀人進一步了解彼此,審慎的考量後,才知道是否適合牽手步入婚姻。
自己也可以做這些評估,想想以下問題,更清楚結婚對自己與彼此的意義是什麼?對未來又會有哪些影響?現代人的婚姻既然以情愛、以兩個人的溝通互動為基礎,就更有必要去了解和討論,到底兩個人想的、期望的是否有共識?是不是內心真正都準備好可以從「我」變成「我們」了?
自我檢視:你們適合走入婚姻嗎?
1. 你希望從婚姻裏得到什麼?列出三個你覺得最重要的需求和期待。
2. 你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什麼價值觀是不願意也不能被改變的?
3. 你想在未來過什麼樣的生活?結婚對你的人生和夢想是助力還是阻力?
4. 你覺得婚姻適合你這個人嗎?適合與不適合的理由各是什麼?
5. 你們兩個人是否都已經滿二十五歲?
6. 你們談戀愛多久了?有超過一年嗎?
7. 彼此是否都已承諾長期一對一的關係?
8. 如果都想走入婚姻,你們一起討論或規劃過未來嗎?
9. 你們兩個人除了性的親密,有沒有像朋友可以聊天、互相支持的關係?
10. 你們了不了解彼此?知不知道對方的夢想是什麼?喜好價值又是什麼?
11. 你們兩個人是怎麼吵架、發生衝突的?之後是怎麼結束或修復的?
12. 回想你們過去所經歷的,正向的記憶感受多於負向?還是負向多於正向?
13. 你們是不是都已經獨立,不需要依靠家人生活?
14. 在有壓力下做重大決定時,是能自己獨立思考,還是受到家人的影響較多?
15. 父母或朋友是否贊同、支持你們的婚姻?如果不支持,他們的疑慮是什麼?
16. 如果他們反對,你們有什麼因應之道?能不能化解?
17. 婚後打算怎麼跟雙方父母家人來往互動?
18. 跟原來所屬朋友如何來往?對社交活動有什麼計劃?
19. 你們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嗎?如果沒有,會因此磨擦衝突嗎?
20. 你或另一半會堅持某種生活方式或哲學嗎?像是一定要吃素或有機食物。
21. 你們兩個人的價值觀、人生哲學是否能相容或相輔相成?
22. 你們有共同的人生目標、夢想或願景嗎?
一到四題是屬於個人內在的需求。五到十二題是兩個人的關係。十三到十八題是家庭和人際關係。十九到二十二題是宗教、信仰和生命哲學。
如果你在某部份的答案愈多否定或不確定,代表這部份的議題還沒有被你跟另一半充分討論,這些可能成為你們未來進入婚姻後衝突的來源。不妨找個時間,兩個人針對上述四類議題,多聊聊談談,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