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14/8/16 「德國啤酒業 向美國取經」

德國啤酒業 向美國取經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8/15
2014-08-01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 20140816
圖片來源:廖祐瑲
 啤酒就像是德國的重要文化核心,去年,德國釀造了94.4億公升的啤酒,只輸給中國、美國和巴西。但事實上,德國人越來越少喝啤酒了;1990年兩德統一之時,人均年消費量為148公升,去年則為107公升。反之,德國人轉向了地位較高的葡萄酒。
 
行家認為,啤酒銷售量下滑還有另一個原因:太多德國啤酒口味偏淡而且沒有差異。德國擁有許多小型釀酒商,部分啤酒的風味十分特殊,但許多小型釀酒商的啤酒風味僅侷限於少數類型。

啤酒專家勞頓(Rory Lawton)認為,德國的「啤酒純淨法」壓抑了創新。此法於1516年實行,規定啤酒必須以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製作,藉由向這些原料收稅以簡化啤酒稅徵收。數世紀後,釀酒商開始利用這項法案作行銷,強調產品的純淨和原真性。在德國,釀製啤酒時若加入別的東西,成品就不能叫啤酒。

今日,品質和啤酒純淨法之間的關係,似乎只適用於德國釀酒圈,也讓德國錯過了美國帶動的「精釀啤酒」風潮。德國啤酒出口自2007年即停止成長,啤酒進口則呈現上升。

穆尼黑啤酒商Paulaner的穆勒(Heiner Müller)則認為,啤酒純淨法有其必要,因為德國的消費者認為啤酒就該如此。他表示,此法案不見得會阻礙多樣性,啤酒花、麥牙、酵母種類繁多,再加上溫度等因素,就能製作數十億種啤酒。不過,德國釀酒廠大多堅守少數幾種傳統風格。

柯奇(Greg Koch)希望能改變這一切。他的Stone Brewing是美國第十大精釀啤酒廠,去年銷售額為1.37億美元。Stone Brewing719日表示,將在柏林投資2,500萬美元,建立新釀酒廠和餐廳。

如果Stone Brewing成功了,那對德國釀酒廠來說或許不是壞事。德國釀酒廠面臨強大的價格壓力,啤酒常比瓶裝水還便宜。創新有機會吸引注重地位的中年族群,將啤酒與高級餐廳連結,說不定能讓他們接受更高的價格;許多美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餐廳,啤酒種類就和葡萄酒一樣多。要德國人在啤酒這個領域向鄰國和美國學習,必定十分痛苦,但那應該比寄望於即將500歲的啤酒純淨法來得好。(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