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鐵如何成為全球模範?
摘錄自:天下雜誌 經濟學人電子報 2014/6/20
2014-06-11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megawheel360/ |
沉迷於高速鐵路的國家似乎相當多。英女王在6月4日的演說中證實,英國政府支持充滿爭議的高鐵路線HS2;法國緩緩擴增其高鐵,西班牙、中國等國則快速擴張高鐵網絡。高鐵支持者常以日本的高速「子彈」列車為模範,日本為何能成為高速鐵路的世界領袖?
列車在日本是現代化的象徵。19世紀末明治維新、日本快速現代化之時,列車正是當時的高科技;到了1930年代,第一條連接日本、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的鐵路幹線,已經變得擁擠不堪。第一條高鐵路線「新幹線」於1964年啟用,將東京和大阪間的旅程自6小時縮減至2小時,也讓高鐵得以與航空旅行競爭。地理因素亦影響了鐵路的發展:日本人口大多集中於少數幾個人口稠密的地區。鐵路連接這些地區,讓東京大阪當日來回成為可能,協助改變了商業模式。許多顧客相當富有,也願意購買更貴的高鐵票;新幹線在營運3年內載客人次便超過1億,現在的年載客人次約為1.43億。
日本國家鐵路在1987年私有化並分拆為7間營利企業。載客人數最高的JR東日本,不需要任何日本政府的直接補助,不像法國高鐵則需要高度補助。JR東日本能有如此效率的原因之一,即為JR東日本擁有鐵路線上的全數建設,需要的管理團隊較少(反之,英國分離了鐵路和列車的擁有權)。但日本高鐵得以壯盛,也因為它有一套能鼓勵商業建築和住宅發展的計劃系統;JR東日本擁有鐵路周邊的土地,近三分之一營收來自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公寓等建築,這些收入也會再次投資於鐵路。而在英國,計畫和運輸極少密切合作,難以創造同樣成功的商業開發案。
得以在高鐵路線旁推動大型開發計畫,以及收取高票價的能力,都大大幫助了日本的高鐵;但即使如此,JR東日本仍有71%的車票收入出自傳統鐵路。打算建築新高鐵路線的國家,或許得考慮同時投資現有鐵路才是。(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