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NO.545
搶占青春不老商機
如何在保健產業 4 大關鍵領域成功獲利
摘錄自:大師輕鬆讀電子報 2013/6/27
當人們的話題開始圍繞著該吃什麼、服用哪些補充品、該怎麼運動及如何避免生病、延緩老化,他們的煩惱及渴求正是商機所在。 加上人們對健康生活、 美好體態的追求永無止盡,也意味這個產業榮景無限。
原文書名
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
How To Make a Fortune in the Next
Trillion Dollar Industry
原文書特色
★《喚醒心中的巨人》作者 Anthony Robbins 好評推薦
★ 美國健康保健出版公司 Rodale, Inc. 董事長 Ardath Rodale 好評推薦
本期目錄
主題看板 客戶不老、企業長青
Part 1 保健觀念
Part 2 4項保健投資關鍵領域
Part 3 如何在保健產業取得地盤
延伸閱讀 擁抱下個世代新商機
主題看板
客戶不老、企業長青
當人們的話題開始圍繞著該吃什麼、服用哪些補充品、該怎麼運動及如何避免生病、延緩老化,他們的煩惱及渴求正是商機所在。 加上人們對健康生活、 美好體態的追求永無止盡,也意味這個產業榮景無限。
1954 年出生的作者保羅.皮爾澤回顧他的成長年代,父親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工作,周遭鄰居與親戚也是成天想著如何賺錢、到哪裡工作,但卻總是不得其法。因此,皮爾澤從小立志成為經濟學家,想為父母和親朋好友尋找致富的方法。
皮爾澤在 22 歲就取得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並成為花旗銀行最年輕的主管,25 歲又成為最年輕的副總裁。24 歲獲聘紐約大學教授。他所著的《上帝要你富有》和《點石成金》一出版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演講及媒體訪問行程不斷。
皮爾澤透過經濟學的觀點,揭示致富的根本道理,主張每個人都可以在物質、心靈和精神上得到富足。直到 1996 年,他在一場面對 4 萬 5000 名聽眾,介紹新書《上帝要你富有》的講演活動上,看著講台下超過半數體重超重、無精打采的臉龐,他不禁自問:如果他們不懂得如何改善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型態,又如何實現富足的美夢?
過去我們可能把貧窮和瘦弱、富裕和肥胖聯想在一起,然而,目前社會上肥胖卻是經濟能力弱勢的一群。即使經濟能力不差,許多精明的人懂得花錢享樂,卻對健康問題視而不見;就算體重標準,健康情況不佳的人也很多。皮爾澤發現自己雖然身為經濟學家,卻有責任向大眾宣導如何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和健康飲食。
醫學告訴我們一旦上了年紀,免不了疾病纏身。然而它只說了一半事實,因為許多病態的肥胖和營養失調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而背後的成因和食品業的運作模式不無關係,只要看看垃圾食物的廣告就可以得知一二。
相同的運作模式在醫藥產業也同樣存在,藥廠的行銷費用遠高於研發成本是不爭的事實。無論食品和醫藥產業在利潤和消費者(即使是病人)權益上總是犧牲後者。更荒謬的是彼此存在微妙的「共犯」結構:消費者被誘惑吃下不健康的食物出現不良症狀,再到醫院服用對藥廠利潤較高而非最有效的處方藥。因此,教育消費者如何健康飲食,正確取得更有效、更便宜、 副作用更少的處方藥是必要且嚴肅的課題。
人人都渴望活力充沛、青春不老;不只要活得老還要活得好。保健產業的蓬勃發展是經濟富裕的象徵,它也代表除了追求財富之外,生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當你的客戶更健康,你的企業永續發展,整體社會才可能享有真正的富足。
Part 1保健觀念
保健最核心的意涵是指,在維持良好健康方面採取預先行動。現在因為生物學、細胞生化學及製造技術的科學突破,使得預先行動變成可行。因此儘管保健產業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但整個產業才剛展開爆炸性成長階段,將在未來 10 年間大放異彩。
保健產業的5
1人人負擔得起──餐廳和超市都有供應健康食品。
2自己有腳──保健產品不必持續宣傳就會自動銷售。
3持續性消費模式──因為性質特殊,必須持續使用才能維持健康效益。
4人人都愛──不論個人環境背景,每個人都想比現在更健康、更苗條。
5耗費時間少──不管是在辦公室、家裡或通勤路上,可以隨時享用花在保健產品和服務上的錢。
保健革命的形成條件:
有 65% 的美國人過重。
■對傳統醫藥產業而言,投入研發經費開發治療病徵的產品,比根治病因要來得更賺錢。
■在人力過剩的勞動市場,雇主或健康保險公司缺乏促進員工健康的動機。
■嬰兒潮世代拒絕接受老化過程──因此樂意花錢減緩或逆轉老化作用。
■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未來 5 年,即使沒有上千也有數百種保健型產品會從實驗室問世。
■愈來愈多人擁有可支配所得,他們願意將錢花在高品質產品,而不只是維持生活所需的產品。
■新科技讓勞工效率更高,足以支撐 1 兆美元新產業建立。
■連在傳統西方醫藥產業工作的那些人,也開始承認飲食和運動對疾病防制及減緩老化的重要性。
Part 2 4
項保健投資關鍵領域
創業家現在可以準備保健產品,然後等侍市場來臨而大發利市的 4 項關鍵領域包括:
關鍵領域 1
食品與營養補充品
最佳商機:
1種植、發現、收獲、供應、運輸和準備健康食品。
2教導消費者如何選擇健康食品並限制攝食量。
趨勢觀察:
■各地消費者現在開始思考,今天吃什麼和明天感覺如何之間的關連。這意味著人們的飲食習慣正在發生根本上的改變,使得健康飲食餐廳將從邊緣成為主流。
■隨著消費者獲得更正確教育,了解身體健康需要哪些東西之後,就會從乳製品轉向保健的替代品,像是豆奶和其他大豆製品。
■任何人只要能成功將大豆食品推向主流,讓大豆食品可以和今天的漢堡一樣方便取得,就能發掘出龐大的保健商機。
■將素食產品引進市場的公司也做好擴張和成長的充分準備。
■投入食品產業的保健創業家必須精益求精,不只是自己了解當前食物存在的問題,還要具備向顧客、同儕及潛在投資人說明這些概念的能力。
雖然今天人們選擇餐廳時,大多依據味道、價格和便利,但不用多久,數百萬消費者將依據料理的健康與否,或是用餐後的身體感受來選擇餐廳。
關鍵領域 2
保健導向的醫藥產品與服務
最佳商機:
1製造與銷售包裝便利的多種維他命。
2幫助人們做出有關健康照護的聰明選擇。
3經營運動保健診所與中心。
趨勢觀察:
■科學家都同意人類需要 1 3 種必需維生素、1 4 種必需礦物質及 2 0 種基礎氨基酸,才能促進細胞物質的適當再生。不少公司藉由進入供應這類營養補充品的行業而大幅成長。
■與成功的營養補充品供應商並肩作戰,針對那些產品發展個人對個人的行銷通路和系統也存在龐大的商機。
■分享有關保健醫藥的知識,本身也成為一門重大產業。
■未來 10 年,世界各地會出現愈來愈多的健康機構或其他保健診所。
■隨著愈來愈多人相信規律運動的必要性,健身產業未來可望進一步成長。
■許多大型企業雇主著手成立專為公司員工設計的內部健身設施。
保健保險應涵蓋預防疾病計畫的開支──體重控制、維他命、補充品、運動等;以及重大醫療支出。
關鍵領域 3
保健金融服務與保險
最佳商機:
1協助人們學習如何規畫保健保險及繳交保費。
2針對消費者需求量身訂作保健產品與服務。
3讓人們從疾病保險轉換為保健保險。
趨勢觀察:
■如果員工願意,可以選擇高自付額健康保險,不受任何限制。
■美國國會已經授權 7 5 萬戶美國家庭在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以實驗為基礎開立醫療儲蓄帳戶。教導人們如何善用醫療儲蓄帳戶存在著商機。
■同樣地,協助人們管理醫療儲蓄帳戶,並使帳戶增值也是一大商機。
■保健創業家將會快速發展和建構專有的保健工具,善用稅法的優惠。其他組織也可能開始將保健保險涵蓋在會員支付的月費內,提供自有品牌的保健產品和服務。
■其他保健創業家會將保健保險業務和保健經銷事業結合,並以已經受到傳統健康保險保障的受撫養親屬為目標對象──這是一個巨大的新市場。
■
消費者存在保險的錢可導入經紀人提供的其他投資,或者經紀人也可經營自己的保健產品經銷事業。
關鍵領域 4
買賣保健產品的經銷系統
最佳商機:
1打造一個「專業大賣場」的保健超級商場。
2善用網路動能。
3完美結合高科技和高感觸。
趨勢觀察:
■「專業大賣場」是指只專攻單一類別的大型商家──這些商家開設大型店面,以低價提供包羅萬象的產品。開設保健主題超級商店或甚至是保健主題購物中心的第一個專業大賣場,將開發出無窮的市場機會。
■多數消費者對各項產品彼此競爭的主張感到困惑,因此他們會張開雙臂歡迎針對市面上大量選擇提供可靠、公正和科學指南。能夠成功開發這種情報服務的任何人,都會有不凡的表現。
■多數消費者對最新科技的利用──最先進「高科技」能夠提供的功效感到焦慮,他們需要人類協助的「高感觸」。因此,在專門以保健產品為主的個人對個人直接銷售公司前方,將出現長長的成長曲線。
■未來的保健創業家必須將網際網路整合到經銷系統的方式。
■當消費者找到一樣他們喜歡的保健產品時,他們就會一再重複購買。保健創業家如果能將補給系統整合到未來的商業模式,就能邁向成功。
Part 3如何在保健產業取得地盤
在新興成長的 1 兆美元保健產業當中,最佳機會將存在於以下 5 大方向:
1提供保健產業使用的工具和服務
1870 年代的淘金潮時期,為淘金客提供工具的公司賺到最多錢。在即將迎來的保健熱潮,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
2將家庭保險從疾病保險轉換為保健保險
任何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如何整合醫療儲蓄帳戶和高自付額健康保險,並建立保健保險的人將取得龐大的商機。
3成為保健領域的投資人
多數保健創業家一開始是其他保健企業的客戶。當他們發現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採取相關行動。如果你能辨識這些保健創業家,投資他們的新公司,你就能分享未來的驚人成長。
4透過你的宗教支持保健主張
未來最成功的保健創業家將結合宗教和保健事業──透過他們的信仰激勵客戶採取並堅持保健導向的生活風格。
5提供以DNA
目前只要分析一個人的 DNA,就能預測特定疾病發生的機率。隨著這些個人化診斷服務在 2010 年逐漸普及,對於這些服務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