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2014/6/15 「打破高薪4大迷思」

打破高薪4大迷思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6/12
2006-12
Cheers雜誌75
作者:盧智芳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0615


若只把薪水當成生涯唯一的指標,反而會落入執著『小利』,忽略『大利』的思考陷阱。因為「機會」和很多無形的價值,往往都不會立即反映在眼前的金錢上…

總是羨慕別人領的薪水比自己高嗎?實薪水只是衡量工作的面向之一,釐清以下幾個迷思,將有助於你對薪水建立更健康、平衡的心態。

1. 高薪職務,也有被淘汰危機

就業市場瞬息萬變,很多高薪工作可能只是短暫求過於供造成的泡沫,若沒有實質競爭力支撐,照樣有出局的危機。

哪些高薪職務容易被淘汰?美國企管顧問公司Harment Management的資料彙整出下列幾項:

1. 技術含量低:譬如人事經理、行政經理、高級祕書。

2. 工作內涵重複性高。對有些工作來說,3年經驗與10年經驗不具太大差別。

3. 只掌握單一技能。

4. 電腦化後,工作複雜度跟難度都大為降低的高薪職位。例如生產、倉儲或品保經理。

5. 技術更迭快的新興領域中,掌握落後技術的高薪人員。

他們因為所學曾經是主流而取得高薪,但一旦技術潮流翻轉,若不能立即跟上,馬上就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項工作薪資爬升的轉捩點,經常落在「專業職」與「管理職」轉換的地方。中央大學產經研究所教授單驥指出,以美國為例,白領工作者在「專業職」上維持的時間平均來說是17年。若不能順利轉換到管理職,很容易因專業被年輕、便宜的人力取代而遭到裁員。

當全球人力市場走向整合,取代你的人,可能來自千里外的遙遠國家。可是競爭愈激烈,「對管理的需求只會不斷往上升,」德碩管理顧問公司副總經理黃于峻觀察。

他建議年輕人要未雨綢繆,30歲以後一定要增加管理歷練,PM(專案或產品經理)就是很好的跳板。

2. 敢捨近利,才能闖出大格局

只把薪水當成生涯唯一的指標,反而會落入執著「小利」,忽略「大利」的思考陷阱。因為「機會」和很多無形的價值,往往都不會立即反映在眼前的金錢上。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企業家成功的典範,可是當年若不是他放棄在美國科技界已做到德州儀器資深副總裁、通用器材總經理的高薪職位,毅然回到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也不會有後來的台積電。

美國星巴克咖啡總裁霍華.蕭茲是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抱著一股對咖啡的熱愛與靈感,他捨棄75千美元年薪、副總經理頭銜和專用轎車,從紐約跑去西雅圖,加入當時只有4家店面的星巴克。

如今星巴克旋風橫掃全球,蕭茲曾感慨良深地寫下一段話,格外令人深思:「一旦洞悉別人未察覺的遠景,不管他人如何說不,都要想辦法讓夢想成真。人生要有所堅持,大事業並不是靠走運,就會從天上掉下來。」

3. 領得高不一定領得久:CEO下台迭創新高

誰領的薪水最高?當然是CEO。但是CEO就快要變成任期最短的職務了。

美國職業仲介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Inc.10月份發布了一份調查數字,僅今年9月,美國有152CEO離職──平均每個工作天有7.6CEO走人。這個數字再度打破5月份148人的紀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Inc.預估,今年會有超過1千位CEO離職,而且是總數最高的一年。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Inc.統計387位今年離職CEO的任期資料,發現28%時間不到3年,13%上任甚至不滿1年。

為什麼CEO更替像走馬燈一樣?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Inc.指出:「壓力、壓力、壓力。」來自市場、股東、員工各方面的要求,使這個位子愈來愈不好做。

這些數字也直接點出職場的現實:企業肯付多少報酬,永遠建立在你對成績的承諾上。領了高薪,拿不出對應實力,即使是CEO,一樣可能隨時被炒魷魚。最後,曇花一現的高薪不是榮耀,反而變成了一種諷刺的紀錄。

4. 高薪≠快樂

高薪是不是能帶來快樂?兩者的確存有某種相關性。很多研究指出,因為高薪也意味著相當的社會地位與財富,所以高所得者確實普遍比低所得者對自己的人生更感到滿意。

不過,這並不表示有錢一定會更快樂。今年6月,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就登出了一篇由5位學者聯名發表的有趣文章。

5位專家觀察了374位受訪者,在上班時間裡,每25分鐘問一次他們的情緒感受,發現高所得的人實際上並沒有比較開心,反而經常處於焦慮或憤怒中。

如果再進一步探討這群人怎麼分配每天清醒的時間,發現他們傾向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通勤或是各種與責任相關的事務上,這些活動製造快樂的能力都比較低。

換句話說,想要兼具高薪與快樂,同樣是一種能力的考驗,而不是順理成章的必然結果。這也是在追逐高薪前要有的心理準備。

談薪水的5大禁忌》如果你這樣以為,請三思!

雖然不少人期望拿高薪,但有些時候,薪水並非愈多愈好,先摸清其中潛藏的禁忌,才能讓你談得更合理、順暢!

1誡:績效好、調薪少,就以為老闆虧待你!

如果你覺得主管認可你的表現,但加薪的速度很慢、幅度也不高,這時候可能是「人才的供需」使然。

中華汽車人資部資深經理黃得超分析,加薪的頻率和幅度除了看績效之外,還要看你職務的替代性高不高,「如果你的工作很容易找到人做,你表現再好,雖然還是會調薪,但不會調很多。」

2誡:以為薪水談越高越好

「千萬不要用揠苗助長的方式拉拔自己的薪水,因為可能會讓自己後來沒有退路,」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莊財安認為,薪水不是愈高就一定愈好,超過市場行情太多,甚至會演變成有行無市、把自己的生涯棋局走死的局面。

莊財安舉例,假如你現在的職務行情是1個月45萬元,後來換工作,同樣的職務有機會拿到月薪6萬元,就超出市場行情許多。

但是接下來要再找下一個工作時就會變得困難,「你可能多賺了3年,卻可能會影響你接下來的10年,」莊財安分析。

莊財安表示他看過不少優秀的人才,在市場上相當搶手,幾次轉換工作後,薪水也愈推愈高,但到了後期求職,雇主都很驚訝『這個人薪水怎麼會這麼高』,薪資超出市場行情太多,雇主可能就不考慮了。


3誡:以為非達目的,絕不妥協

談工作時犯貪心,無異前功盡棄。

《高薪EasyTalk》作者李.伊.米勒(LeeE.Miller)是美國薪資談判律師,他在書中指出,每回談判,總有談到你差不多滿意的時候,這時就向對方道謝,接受工作就行了。

對方若覺得你過於貪心或不講理,可能會覺得一開始就不該決定用你,談判可能就此宣告破裂。就算不致破局,貪心與不講理的印象對你和新東家的關係,也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傷。

4誡:以為用「談判」就可以達到加薪目的

薪資談判和其他談判不同。李.伊.米勒表示,一些其他談判可用的技巧,並不適用於工作談判。

因為薪水談判結束了,你還要與談判的對手每天共事,你的事業成敗,可能還操在對方手上。

5誡:以為主管不加薪,只是沒有錢

根據美國《錢》雜誌(Money)建議,當你要求加薪,而你的老闆表示目前預算太緊,你應該追問他:要多久之後你才可能達到你想要的薪資水準。

如果你沒有得到明確、鼓勵性的答案,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

1.你的老闆認為你在現在的職位上不值得那麼多錢。

2.你的老闆沒有加薪的決定權,或是不想冒險幫你加薪。

3.依公司制度,你已經領到你目前職位的最高薪水。

因此,你應該做的是,「考慮你是否想要繼續在目前的公司和職位,」吉姆.福克斯表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