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2013/11/21 「精英匯聚」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   

精英匯聚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時事歷史報 電子報 -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1912-1937(上)2013/11/21

★★精英匯聚★★

蔡元培提議設立中央研究院,推動了中國科學事業的長足進步。

◆提議設立中央研究院◆

1907 年,德國柏林迎來了一位 41 歲的中國留學生,他就是蔡元培。

甲午戰敗,刺激了蔡元培那一代中國知識份子;戊戌變法的失敗,又讓蔡元培認識到,靠幾個人圍繞一個皇帝救不了中國。這位大清的翰林院編修毅然走出國門,去尋找救國之道。他就學於著名的萊比錫大學,師從馮特等世界一流學者。37門課程的學習,使他積聚了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儲備。

蔡元培的人生輝煌,留給了北京大學。他相容並蓄的「自由學風」,使北大一舉成為中國第一。

晚年,蔡元培最鍾愛的事業,是為中國建立一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國立中央研究院。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向西方社會學習已小有收穫,相繼出現了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社、中華工程師學會等一批專業組織和機構。但直到 20 年代,這些機構各樹一幟,沒有統一和協調的機制。於是,成立統一的領導全國學術研究力量之組織機構,就歷史性地浮出水面。

1924 年冬,孫中山北上和談,曾提議籌設中央學術院為全國學術研究機關作為革命建設之基礎,並委託汪精衛等人起草計畫。孫中山逝世後,計畫夭折。

1927 5 9 日,在南京舉行的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上,蔡元培與李石曾、吳稚暉、張靜江等人共同提議設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院」)。會議通過了這個提案,蔡元培等人被推為籌備委員,著手進行中研院的籌組工作。

11 12 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聘請學術界人士 30 人召開中研院籌備會,通過了《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決定先行設立理化實業、社會科學、地質三個研究所及南京紫金山觀象臺。會後,中研院總辦事處成立,各研究機構的籌建工作在南京、上海陸續展開。

◆學術界精英大匯聚◆

1928 4 10 日,國民政府修改《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將中研院列為獨立機構,「直隸於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關」。23 日特任蔡元培為院長。69日,蔡元培與各機構負責人丁西林、陶孟和、竺可楨、李四光等在上海東亞酒樓舉行第一次院務會議,宣告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此後,該日為院慶日。

中研院的任務主要有二:一是實行科學研究;二是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設有特任級院長一人,其下設行政、研究、評議三機構。

院長綜理全院行政事宜,總幹事承院長之命,處理全院行政事宜。研究所設所長,並指導研究事宜。中研院的首任院長是蔡元培,繼任院長為朱家驊。總幹事先後為楊杏佛、丁文江、朱家驊、任鴻雋、傅斯年、葉企孫、李書華、薩本棟和錢臨照。中研院於 1935 6 19 日成立了第一屆學術評議會,為民國最高學術評議機構。

中研院從 1927 11 月開始正式籌組,陸續按學科分設研究所,到 1930 年共設立 9 個研究所和一個自然博物院,包括物理、化學、工程、地質、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心理、社會科學及動植物等,其中物理、化學、工程研究所設在上海,其餘均設于南京,並在成賢街舊法制局內設立總辦事處,北極閣新址落成後遷往新址辦公。研究院計有專任、兼任、名譽、特約研究員 91 人,助理員 64 人,編輯員 8 人,網羅了國內一大批著名學者。

在短短三年中,蔡元培即使中研院初具規模,開創之功,當載史冊。正如北京大學時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樣,中研院的順利創立及以後巨大成績的取得,與蔡元培的人格魅力及民主作風直接關聯。其中,最為重要的仍是兩條:一是制度建設,二是知人善任。

在制度建設上,中研院實行了院務會議制,每月一次,一切有關中研院的大事均由會議經過充分討論做出決定,然後交由院長核准執行。

中研院的運行體制頗具民主風範,蔡元培在風雨綢繆的 30 年代能集思廣益,使中研院的工作在十分艱難的境況下有所成就,殊為不易。

知人善任方面,對楊杏佛的任用,可見一斑。楊杏佛是中研院總幹事,既具民主思想和科學素養,又具幹練務實的辦事能力。蔡元培在回憶這位志同道合者對他的全力支持時,意味深長地說:「我素來寬容而迂緩,楊君精悍而機警,正可以他之長,補我之短。」他們之間的合作,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抗戰期間,中研院各研究所分設於重慶、北碚、李莊、昆明四區。抗戰勝利後,數學研究所籌備處、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醫學研究所籌備處、工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所等 8 單位暫設上海,總辦事處及天文、地質、氣象、歷史語言、社會科學等 5 個研究所設於南京。

◆學術之花怒放◆

1948 4 1 日,中研院第 2 屆評議會第 5 屆年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院士 81 人,其中數理組 28 人,生物組 25 人,人文組 28 人。他們是中國科學界和學術領域的精英,代表了當時中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高水準。

同年 12 月,中研院開始向臺灣搬遷。除總辦事處、數學以及歷史語言研究所較完整地遷台外,其餘各研究所大都留在南京和上海。在所有院士中,遷至臺灣的有凌鴻勳、林可勝、傅斯年、董作賓、李濟、王世傑、吳稚暉 7 人,在國外的有陳省身、李書華、趙元任、汪敬熙、胡適、吳大猷等 12 人,其餘 50 餘人(除薩本棟等人去世外)留在了大陸。1949 10 月,中研院留在大陸的各機構都被中國科學院接收。

中研院的設立,形成中國現代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研究、組織和評議的完整體系,推動了中國科學事業的長足進步。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學者,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把探索研究推向了各個學科的前沿。董作賓和李濟主持的考古所,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的發掘工作,震動學界;李四光在廬山對第四紀冰川的考察,在當時國際上產生很大影響。一批學人用他們的學術成果,向世人證明瞭中國科學研究的實力。

中研院成立以後,蔡元培辭去其他各種職務,專心擔任院長達 13 年之久,誠如其所言「願以餘生,專研學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