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第一線醫護人員:黃金兩週 搶救氣爆傷患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8/19
2014-08-20 天下雜誌 554期 作者:黃惠鈴
圖片來源:王建棟 |
高雄氣爆至今,仍有近三十位傷患住在加護病房。兩週內的黃金搶救期,是第一線醫護人員分秒必爭的考驗。其中,接手最嚴重傷患的高醫,如何率領團隊,擔起手術、照護的重責?
高雄氣爆後,嚴重的燒燙傷患者正經歷兩週的黃金搶救期,分秒必爭。尤其第二週更險峻,病人很可能經歷敗血症感染、器官衰竭等難關。
截至八月十三日,仍有二十九位燒燙傷患者住在加護病房,其中二十五位燒燙傷體表面積大於二○ %,是健保規定的「重大傷病」。
這些傷患分別在高雄長庚、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醫)、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接受救治。
其中,燒燙傷面積分別高達七四%、七五%,存活率徘徊在一○%、二○%,最嚴重的兩位患者,由高醫燒傷加護室接手奮戰。
團隊合作 創造照護高品質
這已經不是高醫燒傷加護室第一次處理大規模的意外。早在十七年前,高雄鎮興橋發生中油瓦斯管線氣爆,造成十一人死亡、十七人輕重傷,高醫前任副校長、也是創辦燒傷加護室的整形外科教授林幸道率領團隊,擔負照護重責,並搶救回好幾位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其中一位燒傷更達九○%,存活機率原本微乎其微。
一家醫學中心燒燙傷單位的護理長觀察,高醫燒傷加護室因為能團隊合作,共同為病人換藥、積極處理傷口,而有很好的照護品質。
此次,他們再度接下艱鉅任務。
高醫六樓燒傷加護室,搶救的第八天。
「第三床好了,可以準備送OP(operation,開刀)了,」護理長林采蓉揚聲提醒其他的護理人員。她口中的第三床病人,即是燒傷面積達七五%的十七歲高中生。
另一床燒傷七四%的病人,才剛結束清創手術,被送回加護病房。
氣爆後第一個星期,高醫的整形外科醫師都先挪開原已排定的幾個非緊急手術,把開刀時段全部讓出給燒燙傷團隊。
燒燙傷團隊在麻醉科醫師、手術房護理人力配合下,也利用星期六、日手術房較空,放棄休假來幫病人開刀。
為了患者 天天都在創紀錄
「盡量早期清創,把(病人的)死皮清掉,」統籌的高醫醫務秘書、高醫燒傷加護室主任李書欣解釋,病人身上大面積燒傷的死皮,不僅是細菌滋長的最佳溫床,大幅增加感染的機率,也會讓病人的體液流失,器官容易衰竭。
一位燒傷患者還因顱內出血,狀況始終不穩,醫師評估運送到手術室會有風險,李書欣毅然決定將加護病房變成臨時手術室,讓病人安全動手術。
「最近都在做破紀錄的事,」李書欣形容團隊的努力。
搶快,卻需要更細緻的照護。
清創只能逐步,急不得,一次手術只能清最髒的二○%死皮傷口,以免病人失血過多,陷入險境。
而且不同於一般開刀時,手術室內只有約二十度C,燒燙傷手術得在三十四度C的高溫下進行,避免病人失溫。
加上要清創的部位可能包含後背、臀部、大腿等,醫護人員不時要把正被麻醉、沉睡中的病人翻成側躺、抬手抬腿,醫師還得或蹲或彎或跪,才能順利完成手術。
一次約兩小時的清創,兩個醫生、四個護理人員,個個汗流浹背。
照護與復健 還有漫漫長路
回到加護病房,更不容許死神有機可乘。
「沒想到又會再遇到一次(大氣爆事件),」十七年前曾參與救治鎮興橋傷患,在高醫燒傷中心已服務逾十八年的資深護理師楊慶怡感慨。
這次氣爆當晚,她與其他四、五位護理同仁,徹夜幫從急診轉送到燒傷中心的嚴重傷患,清潔傷口、包覆藥膏敷料。
「(病人)全身土石,洗下來的水就像土石流一樣黃濁,紗布不知用了多少塊,」楊慶怡的語氣仍有驚愕。
燒傷中心是全院平時備物資最齊的單位,結果整晚,燒傷中心卻不斷有護理人員大喊缺紗布、缺燒傷藥、缺換藥器械……,林采蓉到處張羅物資。大家齊心,搶時間處理病人的傷口,一直忙到早上八、九點。
接著,是更忙碌、更扎實的護理照護。
每小時須量病人的尿液量,提供醫師調整用藥。每兩天為病人做水療、換藥,一次至少需動用五、六個醫護人力,在室溫超過四十度的環境,花兩、三小時,幫病人清潔傷口,並隨時繃緊神經,因應病人呼吸變喘、血壓不穩定,更不能讓病人身上的呼吸管、鼻胃管等脫落。
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守護病人。
下午四點多,白天班、小夜班護理人員正要交班。
嬌小的護理長林采蓉領著十個護理人員圍成圈,白天班的同仁依序報告,各燒燙傷患者目前的生理狀況,讓所有人都掌握照護重點。
「第一次同時間接到這麼多嚴重的燒傷病人,我們要盡量想辦法給病人更好的照護品質,」三十四歲的林采蓉說。
關關都是力拚死神的關鍵。之後,還有復健的漫漫長路……。
氣爆過後,醫護與傷患更大的挑戰才正開始。
燒燙傷醫療,虧本經營
高雄氣爆事件,瞬間讓外界有機會認識燒燙傷醫療照護的重要。
儘管這次氣爆事件,政府允諾為傷者的醫藥費埋單,讓家屬無後顧之憂。不過,在健保總額預算下,平時燒燙傷的健保給付,也與不少科別一樣,呈現不足的現象。
「健保目前是福利,不是保險,」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整形外科主任馬旭有感而發。
普遍來說,各醫學中心的燒燙傷照護都處於虧本經營的狀態。以北榮為例,二十四小時有照護資源、類似加護病房的燒傷中心,每張病床一天約虧八千元,一般的燒傷病房,每床一天約虧四千元。
手術的給付也不足。臨床醫師往往本著醫療專業為病人清創、植皮,不太計較給付不符成本,「多做的,就當做功德,」馬旭形容。
儘管深究的話,有很多不合理的給付,但馬旭一再強調,健保是很不容易的功德,類似問題幾乎各科都會碰到,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家如果各自爭取,無濟於事。
但,如要給予燒傷患者更好的照護,勢必不能忽略燒燙傷醫療在健保下的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