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同學」被領導,「壞同學」當領導
第三章 Part3 成功需要「借勢」的謀略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行銷管理報
~ 「好同學」被領導,「壞同學」當領導 2014/5/30
狐狸:狐假虎威,借他人之勢為己用
狐狸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最狡猾的動物。在寓言故事中,狐狸當了老虎的信使,一日,牠看到森林裡的動物看到自己後都迅速跑開了,它洋洋得意,以為這是動物們被自己的威勢所嚇倒。而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的身後,森林之王老虎到了。
這本來是一個諷刺寓言,但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狐狸其實沒有一點兒威懾力,而它善於借助老虎的威風讓自己在百獸中處於一種很高的地位。「壞」同學就像狐狸,他們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會招賢納士,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更容易扶搖直上。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辦成一件大事,就要依靠別人的力量,或者說是團隊的力量。「壞」同學可能學歷不高、能力不足、威望不夠,但他們善於借助身邊的人或事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讓自己的事業取得成功。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壞」同學是極善於打廣告的,為了公司的產品被大眾廣泛地了解,他們會聘請知名人士或明星來代言這個產品。這種以明星效應為產品贏得品牌效應的做法在商界已是屢見不鮮了。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像蚍蜉撼大樹,對於事情的成功影響力有限;可是,如果眾人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奇跡便發生了。「壞」同學深諳這個道理,在自己不起眼,不被眾人所看好時,他們會通過「借勢」使自己贏得成功。
「壞」同學是預謀成功者,他們就像是蔓生的藤蔓,依靠挺直的牆壁的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從而讓自己到達希冀的高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儲備,有多有少,但在追求目標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借助他人的能力或所掌握的知識來滿足我們的需要。
比爾蓋茨出生於一個中產家庭,在他十三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對軟體方面很有興趣,於是他開始編寫電腦程式。一九七三年時,他考入了哈佛大學,可是他的心思並不完全放在學業上,和其他同學不同,相較其所學,他更專注於自己的電腦事業。
於是,在大三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輟學,和自己孩童時代的好友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
在這個公司裡,不用穿制服,也不用穿西裝打領帶,更沒有嚴格苛刻的規章制度,只有一個重要的決策層。比爾蓋茨明白,寬鬆、自由的工作環境,對於培養和吸收具有個性和創意的人才很有必要,而仔細傾聽公司裡聰明人士的意見,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最佳動能。這就是為什麼微軟公司能吸引許多有不同想法的人,並能在決策會議上聽到不同的聲音。
當世界網路潮流來臨時,一開始,比爾蓋茨並沒有想過要讓微軟排在前幾名,但隨著網路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發展時,出於對整個市場的考慮,比爾蓋茨及他的團隊覺得有必要為此作出行動。
當時微軟賴以生存的產品是Windows和Office。但這些市場占有率不但已經接近飽和,同時更還有同行間的價格競爭等因素,微軟如果想贏得更豐厚的利潤,就必須開闢新的業務。
在網際網路時代,微軟加大了其在網路領域的投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九九七年,微軟以四億美元的天價併購了矽谷一家成立不足兩年,而其員工不過二十多人的hotmail公司。
比爾蓋茨之所以對這個小公司如此重視,是因為該公司免費提供電子郵件業務,有著廣泛的用戶資源,所以,他親自出馬,和hotmail公司的年輕創始人在談判桌上進行了詳談。
這次談判很成功,他們就併購問題進行協商,雙方從最初的接觸到完成最終簽約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事實證明,比爾蓋茨的決策是對的,微軟公司借助hotmail所帶來的註冊用戶和迅速擴大的業務,使公司的www.msn.com網站成為全球註冊用戶最多和造訪量最大的網站之一。而隨著時間的推移,hotmail三億多的註冊用戶,也將於二○一三年被微軟以Outlook.com的形式完全移轉吸收。
比爾蓋茨一步步的成功有很多的助因,微軟併購hotmail公司是一個大膽而極具風險的決策,而正是這個決策使他借助hotmail之力,使自己旗下網路服務成為全球造訪量最大的網站之一。
回憶以往,比爾蓋茨第一筆生意是與他的姐姐合作,當時他的姐姐是哈佛的學生會主席,這筆生意讓他有了一筆錢;而之後,他用這筆資金和IBM簽約,而他就是透過母親與IBM的董事長認識。
「壞」同學善於利用市場形勢和人脈關係讓自己取得成功,他們的成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這種狐假虎威式的謀略好似他們的專利,他們運用自如,在社會上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黃牛:踏實、勤懇,卻不懂借力
黃牛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種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形象。「好」同學從小認真踏實,完成老師出的一大堆作業,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他們的骨子裡有著黃牛的那種踏實、肯幹的拚勁。
在原始的農耕時期,人們就是利用黃牛來耕地,黃牛成了農業生產的主力,是農民家中的寶。牛穩重、可靠、奉獻的背影在人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農業生產機械化,黃牛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價值;而「好」同學的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在現代社會中,是不是還能「吃得開」?還能使自己的事業如魚得水呢?
默默耕耘的牛,是在用體力開闢著屬於自己的天地,「好」同學總想憑著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開創自己的事業。而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溝通和合作越來越廣泛,可以說這是一個相互借力發展的社會。小到日常的購物,大到國際間的貿易往來,都在借他人之力或他國之力來滿足各自的需求。
「好」同學在自己的職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他們渴求機遇,他們懷抱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懷,等待著機遇的到來。他們有時也會抱怨:
「為什麼我跟主管好像沒什麼共同話題?而那些只會靠關係的卻總能說上幾句,還因此步步高昇。」
「為什麼我做事堅守原則,一切都為公司利益著想,但得到讚賞的卻都是那些處世圓滑,只會做人不會做事的傢伙?」
「為什麼我費盡心血的企劃案,比不上人家隨手借來的企劃案?」
「我總是晚別人一步成功......」
「好」同學的務實精神沒有錯,錯在不會依靠身邊上司、同事、朋友的力量使自己變得更出色。他們還不懂:借勢也是一種謀略,而成功需要這種謀略。
他是Sony人力資源部的主管,在自己的職位上已經默默工作了三年,在公司裡不是什麼風雲人物,也沒有見過大老闆幾次面,只是靜靜地等待自己升遷機遇的到來。
有一次,公司裡的一名員工在出差的時候腿部意外骨折,已經影響到了工作,上面的人把這件事交給他,要他馬上解決。他費勁腦汁的去想解決辦法,這樣的事以前從沒在公司發生過,沒有先例可以借鑒,是否賠償?如何賠償?賠償多少?一個個都是難題,而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公司在員工心中的形象。
如果繼續拖延下去,就會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可自己偏偏苦無良策。
他一直以為自己見多識廣,但現在卻開始嘲笑起自己的黔驢技窮,這種介於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之間的權衡,他沒什麼概念,畢竟,自己在這方面所掌握的資訊幾乎為零。
在上頭要求期限的最後一天,他依舊一籌莫展,這時,他的好朋友剛好有空來拜訪他。好朋友問他:「你怎麼愁眉苦臉的,難道一向主張獨立不靠他人的『超人』,也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嗎?」
他說:「公司裡遇到了一件事,挺麻煩的,我想了好幾天,還是沒想到適合的解決方法。」
好朋友聽到後笑了起來說:「你就是這樣固執,自己不知道怎麼做,你不會問別人的意見啊,什麼事都喜歡自己一個人扛。」
他向朋友說明了事情的原委,朋友在別的公司做的也是人力資源,便給他提供了十幾條建議。
他茅塞頓開,想到了這件事的處理方法,還草擬了一份部門處理類似事件的流程報告。上頭的人看到這份報告後很滿意。
事後,他問起朋友是怎麼得到這方面的相關資訊的?朋友道出了其中的祕密。他說,這都得益於自己經常參加人力資源相關的活動、講座,結交了很多業界朋友,平時大家通過電話相互溝通一些資訊,如果誰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大家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互相給予幫助。
他聽到後若有所思......
在工作中,「好」同學總想著避免錯誤,好得到老闆的賞識,可是不管自己多努力,效果都還是很一般。故事中的「他」如果善於利用自己身邊的人脈資源,「他」還會默默無聞工作三年得不到賞識嗎?
能和自己交往的人有很多,包括親人、朋友,自己認識的甚至不認識的人,這些都可以成為潛在的資源和能量。一個人所接觸到的領域有限,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有限,要想讓自己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要像御風的鷹,而不是緩慢爬行的蝸牛。
成功的方式有好多種,為什麼不選擇最快的一種方式呢?借助別人的優勢來成就自己的事業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好」同學在認真踏實做自己的事時,要注重速度與效率。
要有「效」,就需要積累自己的人脈,這種人脈的積累勢必會出現應酬。在職場中,「好」同學很頭疼應酬,比如請客吃飯之類的事,他們覺得工作就應該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搞那麼多花招沒有半點用。但真的是這樣嗎?
李國勇在明星大學畢業,學的是市場行銷。在面試的時候,他向老闆談論了自己對行銷理論的理解,老闆很欣賞他,讓他做了行銷經理。
由於他是一個新手,老闆另外派了一個有豐富銷售經驗的楊志清做他的助理。志清很早就輟學幹銷售這行了,他比國勇年齡小,但看起來卻比較成熟。很快,他倆成了好朋友。
作為行銷經理,李國勇難免要陪客戶吃飯,而這成了他最害怕的事。如果自己和客戶身分相當,學歷差不多,那麼從生活到工作上的事便有不少共同的話題可以聊;可是如果遇到的客戶是各行各業裡的大老闆,或是學識經歷和他全然不同的人,他就只能噤若寒蟬,變得無話可說。
助理志清經常提醒他說,只有和客戶聊出興趣、聊出熱度,才會聊出生意。國勇卻只能苦笑說:「有沒有一種萬能的話題,是和所有大老闆們都能聊的?這樣我就不用費盡心思的沒話找話說了。」
志清很得意地笑了笑說:「這個當然有,以我的經驗,大老闆都關注國家大事、宏觀的經濟政策等,他們關心時政,有時候更愛說一些評論。」
國勇:「國內國外、各行各業,事情大大小小的那麼多,我怎麼知道他們關心哪些事?」
志清:「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看新聞,除了時政,我連娛樂和體育新聞也不放過,總之從最近、最新、最大的事開始就沒有錯。」
後來在一次與客戶吃飯的過程中,國勇談起了最近出新片的湯姆.克魯斯,這個在世界各地都極具影響力的知名藝人;誰知客戶中有一個剛好是阿湯哥的影迷,客戶興頭一來,和他討論起不少阿湯哥的電影,兩人相談甚歡。
這次愉快的暢談之後,李國勇簽下了一比不錯的交易,而他把這次成功歸功於志清,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應酬竟然能夠發揮如此大的作用。這件事之後,李國勇開始對楊志清刮目相看了。
「好」同學是實幹家,但他們往往不懂應酬。故事中的李國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好」同學骨子裡認為,踏實、務實才是正道,而用其他方法取得的成功只是「邪門歪道」。
可以這麼說,「好」同學不善於借助外力使自己走向成功,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崇尚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和氣魄。
其實,應酬也是一種藝術,當中也有技巧,人憑藉應酬聯絡感情,並加深彼此的了解。「好」同學在為人處事中,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觀念,重視借勢的力量,這樣才會加快自己成功的步伐。
「好」「壞」對比分析
▼「壞」同學不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但他們善於借助他人的力量,儘快使自己距成功更近;「好」同學就像是孤傲的獨行者,他們做事完全靠實力,一點一點地縮短自己與成功的距離。
▼「壞」同學主動尋求幫助,他們總在尋求捷徑,使事情更快地完成;「好」同學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壞」同學注重的是合力產生的效果;「好」同學要求的純粹,他們僅靠一己之力,從不求於他人。
▼「壞」同學一般比「好」同學更早取得成功,在學歷、學識上,他們沒有「好」同學那樣的優勢,但他們有自己的謀略,只要是有利於己者都可以為己所用;「好」同學喜好單打獨鬥,他們能力有限,資訊範圍有限,他們把自己侷限於一個小小的領域,變得只擅長於某方面。而這樣的「好」同學最終會被懂得借勢的壞同學招攬,成為「壞」同學的下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