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2015/5/21「問你意見,你只會答不知、普通、還不錯?學會這招,讓你的談話馬上有「觀點」!」

個人成長

問你意見,你只會答不知、普通、還不錯?學會這招,讓你的談話馬上有「觀點」!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5/8
2015-04-20 21:43 編輯部 謝明彧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0521


在臉書或部落格上,你一定常常看到各種美食、旅遊、買物等分享文,有些人的說明看過也沒有任何印象,有些人的卻會讓你看完覺得「好想也去體驗看看!」覺得對方解說事物特別有觀點,能把東西說得超級有趣、美味或有價值!

難道是這些人真的特別懂得玩、味覺特別靈敏,或生活品味特別出眾?

其實,他們對於事物的鑑賞力可能沒有比你高多少,但關鍵在於他們「會分析」,例如當你對吃過的餐廳只能說出「好吃」「還不錯」「普通」「不好吃」時,他們卻能具體說明食物的特點,讓人感覺他們是具有觀察力、洞察力的專家。

想讓自己說話像專家一樣,日本專業講師鈴木銳智在《回話的藝術》中提到,其實,只要針對你想強調的點,善用說明的公式,例如「特徵=與其他東西的不同」「理由=原因+目的」「差別=A是○○+B是△△」「很像=共通點+相異點」……就能凸顯你的觀點。

至於發表評論,鈴木建議,不妨針對「優缺點」說明理由,你的意見就會變得立體又具體哦!

方法 1:為優點與缺點各找出具體的一點,對比說明

例子: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A:不能說好,也不能說爛,怎麼講,有種「很難說」的感覺。
B:雖然故事很好,但布景和服裝看起來很廉價,畫面很像電視連續劇。

A是許多人在評論事物時會說出來的話,但別人聽完還是不知道這部電影好在哪或差在哪,甚至完全無法理解你所謂的「很難說」是什麼,內心一片模糊,自然也覺得你的評論毫無價值。

B的解說一聽完,大家就能在心裡有個底:這是一部劇本還OK但製作不夠精良的電影,也大概能想像電影畫面呈現上哪裡可能不及格,甚至類推到自己以前看過有類似缺點的影片。

想要讓自己的評論或解說聽起來中肯又具體,關鍵就在於找出自己欣賞的一點,以及不喜歡的一點,具體說明出來,如此一來,別人才能夠比較你認為好與不好的地方,進而拼湊出事物大概的樣貌。

例如「這盤菜好吃嗎?」,一般人常會回答「不錯」「普通」,但美食評論家會這樣講:「有活用到食材本身的味道(食材新鮮),不過我自己喜歡口味再重一點的(調味太清淡)。」

方法 2:說明自己原本的期待,讓批評變得更合理

例子:你覺得XX餐廳如何呢?
A:還不錯,但有點可惜不夠好。
B:雖然這家店的菜很好吃,是很正統的法式料理,但他們服務生招呼客人時的反應有點太過火,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有時我們會用「○○○真可惜」來評論,例如「這家餐廳感覺真可惜」、「這個人的表現讓人覺得可惜」,形容對方「雖然整體不差,但部分有缺陷」。但如果沒有說明清楚,不僅會讓聽的人不知道你覺得可惜在哪,甚至覺得你高姿態批評對方,例如炫耀自己是個老饕,吃過很多才看不上眼這家餐廳。

鈴木指出,可惜意指自己覺得有些失望,想要讓別人認同你的評論,就要告訴別人你的「期待」是什麼,而「現實」又是什麼,突顯出兩者的差距下,別人才能認同你覺得可惜的地方在哪裡、又有沒有道理。

「可惜,一定是建立在『原本有多少期待』的前提下才成立,」鈴木指出,強調自己原本的期待,聽的人才會知道,是因為期待落空,才會感到失望與不滿,而覺得你的評論具有合理的觀點。

方法 3:提出你支持或喜歡的積極理由,說明原因創造認同

例子:為什麼你的作品中,每次主角的職業都是橡皮擦版畫家?
A:我的創作主題是戀愛,所以並不堅持主角一定要是什麼職業,只是,其他行業的主角都被出得差不多了。
B:我覺得以橡皮擦版畫家這個樸實主題進行創作,可以表現出人類情感的各種樣貌,而且我也把這項獨特文化的傳承當作我的使命。

A的說法透露出「當然別的職業也可以,只是我當下剛好選了這個」,這種沒有「非它不可」的「消極的理由」,會引來別人質疑「既然如此,幹嘛一定要是很少聽過的橡皮擦版畫家,選造型師或軍人也一樣啊!」

相對的,B的說法透露出「非橡皮擦版畫家,這個故事就不成立」的「積極的理由」,這種「必要性」或「必然性」,給人的說服力就會大大提升。

鈴木強調,要讓自己的意見具有說服力,在別人眼中具有獨特觀點,就一定要提出「積極的理由」,並說明「選擇這個的原因」,強調「只有這個才可以,別的就不行」,才能讓別人認同你的想法。

(本文取材自《回話的藝術》, 大樂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