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他方,我卻看見自己在台灣的可怕模樣 作者:藍白拖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5/1/15
2014.12.29
作者:藍白拖
好久沒有生活在他方。
這次與家人來到清邁居遊23天,住在一位北京人家中,女主人帶著小孩來此地讀書。
我們初次見面,她用濃厚的北京腔說:「以前北京的秋天特別美麗,現在只能留在回憶裡,北京的霧霾與生活費一年比一年可怕。為了孩子,不得不離開。」
但今天不是要聊清邁或北京,而是要聊一位緬甸阿姨。
北京主人家中,請了打掃阿姨,緬甸人,約略四十歲,每星期來二次,每次四小時,一次費用三百台幣。
當初聽到此價格,腦中竟是盤算幫緬甸阿姨買張機票,請她來臺灣工作,依照現代年輕人的懶惰性格,保證有接不完的訂單,可大撈一筆。
之所以要聊這位緬甸阿姨,不是工資問題,而是她的工作態度令我感到慚愧。
每次巧遇她時,總是面帶微笑,她在清理混亂廚房或慘不忍睹的廁所時,嘴裡卻是輕鬆的哼著歌。有時還會帶著花束,偷偷「打扮」家中客廳。
「樂於工作」是我在她身上看到的力量。
她讓我想起過去為了低薪而不斷抱怨的自己,整天都在想著要跳槽或是批評公司小氣,遇到瓶頸時總是怪罪公司制度出問題。
記得剛入職場時,從事業務工作,不知道如何陌生開發,當時只是一味抱怨為何前輩不撥一些老客給我,為何如此自私?公司沒有師徒制度,我該如何向同事學習?這份工作又不是我的興趣,還要待下去嗎?
現在回頭看,覺得自己有夠蠢,就像一個吵著要糖吃的野小孩。我應該把抱怨的時間拿去思索何謂「樂於工作」。
倘若你問我:「該如何樂於工作?」
其實我是最沒資格回答的人,因為我是棄業工作者。但我想,過度追求樂於工作,是一種貪婪。與其追求快樂,不如放下抱怨與批評,或許就不會苦於工作。
把痛苦的自己愈疊愈高,快樂的空氣自然愈稀薄,遲早會職場情緒休克。
因為生活在清邁,遇見緬甸阿姨,我才能看見自己在臺灣的可怕模樣。
(主圖圖說:清邁的人文部落/照片提供:藍白拖)
(圖說:有愈來愈多嬉皮選擇旅居清邁/照片提供:藍白拖)
(圖說:左-機車普及的清邁;右-清邁的風格文青/照片提供:藍白拖)
(圖說:清邁式的台南風格/照片提供:藍白拖)〈本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簡介
藍白拖/旅.行人
遊走在叛逆與理性之間的七年級。
2011年結束一年的放蕩之旅後,試圖藉由文字創作,描繪出工作者與旅行者的模糊的界線。
喜歡擁擠,因為擁擠才會摩擦的出溫度;
喜歡無知,因為無知才顯得智慧的重要;
喜歡荒謬,因為人要荒謬才足以對抗荒謬;
喜歡挫折,因為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
作品《鋼鐵草莓》、《離開練習曲》。
我的酷態度:「我們比自己想像中的更棒,這是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