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2015/8/1「1-2六歲以前決定你的一生」

不開心,當然會生病  

1-2六歲以前決定你的一生

摘錄自:商周新生活情報 電子報 ~ 不開心,當然會生病   2015/7/30

人的信念系統大約是在六歲的時候完成。兩歲以前,大腦都是在δ波(delta)運作,二到六歲的大腦則是在θ波(theta)運作。而這兩者都是在對個案下指令做催眠時所需要的波長。

小朋友的學習就像海綿一樣,不管周圍有什麼,都會照單全收。除非主動改變,否則我們長大以後,就會依循小時候所學習到的模式思考,並加以行動、運作。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些學習與影響都是不好的。舉例來說:一個小孩需要學習什麼是界線,超越了哪些界線可能會導致危險,因為這些都是生存必須具備的要件;同時,這些「界線」也會是創傷,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是極具破壞性的主因之一。然而小孩需要「界線」的概念才能成長。

我們舉一個例子。「害怕」,是一個最常被使用到形成界線的工具。當小孩覺察到父母一個不耐或憤怒的眼神,還是發出生氣的聲音,小孩就知道自己跨越了父母的界線,他可能會遭殃。而界線慢慢成形中的小孩,特別容易被創傷所影響。這是因為創傷發生的原因往往來自界線的崩壞,讓他們對於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失去了安全感。而當不斷缺乏安全感的認知在孩童時代成形之後,就會造成日後的問題。

父母對於小孩的教養與界線,來自於父母本身的信念與價值觀。有人嚴厲、有人主觀,也有人愛批判或比較暴力。如果父母對小孩的態度較暴力(未必是肢體上的暴力,言語或精神方面的高壓管束也算),小孩往往會吸收並學習這樣的模式,可能會形成疾病或日後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所以,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種種對於壓力的應對方式,然後再學會製造出自己的界線,透過界線,才能給自己空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必須有一定的界線與規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小朋友經常會因為他們的行為而被貼上種種標籤,例如你不乖、你很笨、你不可以這樣、你不值得、你很自私、你這懶鬼等。這些來自別人的標籤會像唱片重播一樣,在小孩心中造成壓力,並且成為事實。

因此,你會發現很多小孩(甚至長大成人後)會缺乏自信,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漂亮、不夠聰明、不夠快、不夠特別。當然,會對小孩說這些話的人,在孩童時代往往也是這些外來標籤的受害者。

這是一種不太正面的傳承,但我們不能就此認定當父母的有什麼對與錯,只能說他們也是在複製上一代暴力式的關愛罷了(當然,網路普及後,孩童在六歲以前接觸學習到的東西也更多、更複雜)但別忘了,即使是暴力式的關愛,也是愛的一種表現,只是他們從來沒有學習過,也不知道還有其他表達愛的方式而已。

隸屬於美國衛生部的疾病防治中心在二○○八年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針對一萬七千名成人進行調查,想了解他們在童年時是否受過不當的對待(包括父母之間的暴力,或是家暴、性
侵、遭受冷落、父母離婚、酗酒或使用毒品等),跟他們成年後身心健康的關聯性。

研究中指出,童年時曾受到不當對待的人,長大後較容易出現有以下狀況:酗酒、心血管疾病、憂鬱、猝死、藥物濫用、慢性肺部問題、肝病、被伴侶家暴、多重性伴侶、性病、菸癮、自殺、意外懷孕或未成年懷孕等,其中自殺傾向更是一般人的兩倍。

美國創傷專家勞伯.思卡爾醫師(Dr. Robert Scaer)指出:「當原本是安全的界線崩壞之後,人生後續對創傷的認知也會出現主觀性的偏差,甚至會把小創傷透過放大鏡來檢視。」中國有句名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就是非常相近的論點。雖然潛意識會保護我們不要再去經歷相同的創傷,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把小警報當成大災害來處理的話,身心很容易耗損到潰不成軍。

大家耳熟能詳「孟母三遷」的故事吧,數千年前孟母可說是一位了不起的兒童心理學家。但是,除了遷離外在環境之外,我們更該重視的是自己給孩子一個怎樣的家庭環境。其實,傷害與負面影響並不能全部歸咎於外人,有時候自己對孩子的影響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