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2014/6/14 「作文考高分,未來在職場就愈吃香?」

作文考高分,未來在職場就愈吃香?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6/10
2014-06-07 Web only 作者:劉鳳珍
 
天下雜誌電子報 - 20140614
圖片來源:fotolia
最近網路上熱烈討論著國中會考,作文成績對於擠進明星高中的影響巨大。可是,考作文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有本事在作文考試拿高分的人,將來工作後,就比較會寫提案、企畫簡報?作文分數的高低,就能代表一個人的工作能力的好壞?

這幾天網路都在討論國中會考,作文對擠進明星高中的影響巨大。然後我又看到幾份今年會考的作文範本。但不禁納悶,考作文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尤其以今年作文題目〈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來看,這個題目對當前這種極度扭曲的作文考試,真的是一大諷刺。

如果以未來工作力的標準看,寫作這件事或多可以連結到一個人的邏輯思考、敘事組織力。換言之,透過書寫來訓練一個人用文字清楚表達、溝通、或抒發一件事的想法,應該才是我們鼓勵孩子寫作的目的。

但為什麼學校、考試制度在評量這件事的標準上,最後卻演變成好像用「創作」的角度來打學生作文分數高低?用一堆做作內容來斷定一個人將來表達力好不好?老實說,每年閱讀完媒體公開的所謂範本文章,我並沒有多大共鳴,相信多數人也是如此,因為不少是型態相似、刻意堆砌詞藻、背誦的佳言美句,而且不少人字裡行間明顯有作文補習班訓練過的痕跡。

從事文字出版工作多年,加上長期探討工作能力的議題,我對這種作文考試的評分標準真的高度存疑,也對許多人把寫作力無限上綱到跟將來工作所需要的各種××力扯在一起,覺得誇大。在現在這種評分邏輯下,試問有本事在作文考試拿高分的人,將來工作後,是比較會寫提案、企畫簡報?還是比較會說服客戶?答案根本無關!即使在新聞出版這一行相當看重書寫力,但許多大方光芒的記者、編輯,卻未必小時後是寫作文高手。

如果我們覺得表達能力的訓練很重要,為什麼只有寫作文是唯一的檢驗標準?口說、圖像、視覺設計、影片或音樂創作,都是表達方式,只是每個人擅長的形式不同而已,為什麼我們不給予他們同樣的肯定?尤其現在智慧科技興起,infographic(資訊圖表)越來越是溝通的王道,結合數字研究、重點文字精準、以及有設計感的圖表、影音更容易吸引眼球,也代表文字不再是唯一傳遞訊息的表達方式。

我想面對這種資訊傳遞的改變,多數教育政策制定者是落後而不自知的。雖然書寫是學習的根本,但我們採取的檢驗方式,卻還是當年科舉時代一樣,每年用一個天馬行空的題目,硬要擠出孩子的假掰寫作力。而不是用更開放多元的標準,讓孩子對各種形式的書寫表達都更有自信。也難怪多數小孩都對作文排斥厭惡至極。

我身邊朋友同事會寫作文的真的也沒幾個,但這都沒有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但目前從高中到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評分標準,卻可以很早就毀掉一個人的寫作動機與表達自信。

正常的教學方式是自然而然會讓我們具備將來足夠應付工作所需的書寫能力,問題是出在我們總用考試引導教學,不考作文時,學校自己在教學責任上先棄守,然後整個教育系統、社會又怪罪下一代寫作力不好、矛頭還指向都是科技工具害的,所以要加強寫作文、考作文,一整個本末倒置。今年會考後,接下來用各種方式恐嚇家長、小孩寫作焦慮的作文補習班,可以預期將是最大得利者。

未來的世界正急遽變化,但表達書寫如果還是以作文當作唯一檢驗標準,〈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這個題目,我想是那些用力誇大作文恐慌、還有訂定食古不化考試評分標準的教育工作者,自己最該先好好去寫的一篇反省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