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講義
愛從身邊開始
摘錄自:講義雜誌電子報
2014/10/13
文/渡邊和子;譯/鄭正浩
二○○一年,東京新大久保車站發生事故。為了救起落下月臺的男人,兩個男子跳到鐵軌上,結果三個人都不幸身亡。
如果沒什麼新聞價值,對死於意外的人,媒體通常不會特別報導。不過這次就不同了。第二天早上,這新聞登上各家報紙頭版,大篇幅稱讚為此犧牲的兩人的英雄行為,並為他們哀悼。有一家英文報紙,也在頭版上用很大的標題寫著「Two Samaritans」報導這個消息。這「兩個撒瑪黎雅人」的標題,沒有讀過《聖經》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這原是《聖經》裏有名的故事。一位法學士問耶穌:「我該做什麼,才能得到永生?」耶穌回答:「你應當全心愛上主,你的神,並愛鄰人如你自己。」他接著問:「誰是我的鄰人?」
下面「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故事,就是耶穌回答他時所說的:有一天,一個猶太人走在路上,被強盜襲擊了。強盜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丟在路旁。正巧有一個司祭從這條路經過,看見受傷的他,刻意從對面繞過去。又有一個在聖殿奉事的肋未人來到這裏,看見傷者,也照樣從路的另一邊走過去了。第三個經過這裏的,是平常與猶太人不大友好的撒瑪黎雅人旅客。他看見這人受了傷,憐憫他,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附近的旅舍,還拿出錢來交給店主,托他們照應他,再繼續自己的行程。
說到這裏,耶穌反問法學士:「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鄰人呢?」他回答:「是憐憫他的那個人。」耶穌說:「你去,也照樣做吧。」
對法學士問到「鄰人是誰」的定義時,耶穌想說的是:不管是誰,遇到有困難的人,你就當他的鄰人,這種愛的實踐是重要的。英文報上用「兩個撒瑪黎雅人」的標題,就是指對陷於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手的那兩人,可說用得十分恰當。
大概有很多日本人看到這則報導,都受到很大的感動。這兩人的行動,不僅是個美談,而且令我們想起自己「遺忘的東西」。在「不煩擾他人」的價值觀之外,告訴我們「積極為他人做些什麼」的重要。至少我是這樣受到感動的。
「不煩擾他人」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基本規則。當我還兼任清心女子大學附屬幼稚園園長時,在入學測驗的口試時見到小孩的母親,就問她們在家裏經常注意什麼?很多人回答:「教導孩子不要煩擾他人。」當然這也是重要的事。不過在教育的某個過程中,「互相幫助」或「扶助弱小」,這種積極的愛與必要性,及助人的喜悅等,都是需要教導孩子的。所謂「愛是從家庭開始(Charity begins
at home)」,在災區服務、做志工固然重要,可是這些人,在自己的家庭或日常生活中,是否積極地為他人服務?是否能寬恕他人、愛憐他人?這都是值得關切的問題。大學是注重「理論」與「根據」的地方。可是不要忘記,大學同時也是培育人性,實踐並學好愛與奉獻的場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