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2014/10/20「明年投資動向 看美歐日貨幣政策」

股債前線

明年投資動向 看美歐日貨幣政策

名家解讀》渣打首席分析師符銘財 首選東南亞巿場

摘錄自:今周刊電子報                            2014/10/15
撰文 / 黃瑋瑜
出處 / 今周刊   930
2014/10/16

今周刊電子報 - 20141020


針對全球經濟結構變化,渣打國際商銀首席分析師符銘財認為,當美歐日貨幣政策分化日益顯著,投資者要特別注意市場波動風險。 在前景上,東南亞受惠於中國經濟轉型,可望成為產業移出首選,成長潛力最佳。

當美國聯準會的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即將在十月結束,同時間歐洲與日本央行,卻在進一步加碼量化寬鬆。主要工業國家貨幣政策不同調,投資人又該如何洞悉明年投資機會有哪些變化?

二○一四年十月九日,《今周刊》與財團法人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全球經濟趨勢論壇」,一路從美國、歐洲、日本與中國的貨幣政策,來解讀全球的經濟發展局勢,讓投資人掌握布局先機。

美景氣復甦 啟動美元升值

論壇一開場,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分析師符銘財即直指,「未來全球經濟的變化,將來自主要工業國家貨幣政策的改變。」過去全球景氣同步衰退與復甦的現象,也已從一一年開始產生分化,美國經濟條件正逐步改善,同時歐洲與日本經濟仍陷入停滯狀態,因此明年各國貨幣政策並不會有一致走向。

事實上,去年五月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對QE退場提出預警,是從金融體系改善情形以及房地產增溫現象,看出美國景氣復甦的客觀條件。包括○八年次貸危機使美國本土金融機構大幅倒閉後,現已針對問題資產做有效處理,且隨著房價走穩回升,銀行資金貸放也逐漸恢復原有水準。

再從家庭負擔比與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美國民間消費力逐步恢復,家庭負擔占GDP比率從一○○%下滑至八○%,而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正好落在過去三年景氣循環起漲點的重要關口,倘若持續改善,將正式進入下一個上漲循環。

在企業投資方面,中小企業商業信心指數上升,美國大型企業對經濟景氣也轉趨樂觀,尤其非房地產相關的企業投資,正式超越金融海嘯當年的水準,帶動投資獲利促使景氣攀升。

綜觀金融及經濟面兩大因素,造就出美元強勢回升的基本要件,「但美元走升目前仍受利率條件的限制,包括升息的時間點,以及正式升息後,是否對資本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都將限制美元上漲的幅度。」符銘財提醒。

歐元貶值 分布不均成關鍵

從領先指標來看,歐洲景氣在改善,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採取新一輪資產收購措施後,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的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與德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樣貼近○%,也暫時穩住歐洲金融市場。

但是,歐洲央行仍存在著相當嚴峻的問題。從實際經濟成長率來看,德國與奧地利,過去五年間保持穩定的經濟成長,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國家,卻長年處在衰退狀態;再從失業率來看,德國與奧地利失業率四.九%為歐盟各國最低,但西班牙與希臘失業率平均在二五%以上,也因此在二十國集團(G20)會議中,聲明目前最重要的,將是提振就業與維持經濟的成長。

「歐洲並非流動性不足,而是分布不均。」符銘財解釋,從存款變化來看,希臘、葡萄牙境內存款減少,但在德國、奧地利境內的存款卻增加,因此德拉吉祭出負利率、債券收購的QE措施,希望導正分布不均的現象。這項大膽的試驗讓各界密切觀望,也因此歐洲短期內貨幣將會持續寬鬆,歐元也可能繼續向下修正。

日圓貶值 出口總量反衰退

隨著安倍經濟學推行一年多來,陸續射出的「三支箭」確實對日本產生一定影響,然而符銘財卻不認為這能夠改善日本經濟的根本問題,「因為當中最困難的是第三支箭,也就是推動經濟結構改革。」

第一支箭是寬鬆貨幣政策,透過日圓急貶,促使民眾加速消費;第二支箭是擴大財政支出,藉由政府拉抬經濟增長。

從指標來看,通膨效果與經濟增長確實出現改善,日本經濟增長從平均○.五%,成長到一至一.五%。

然而,若日圓走貶、擴大財政支出能改變日本經濟困境,就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現象,「以日圓作為單位,隨著日圓走貶,出口明顯改善;但是換算成美元,日本出口反而是在衰退狀態。」符銘財補充。

當日圓從八○元貶值至一一○元,日幣貶值幅度超過二六%,但去年日本整體出口,換算成美元則成長不到一一%,出口總量反而萎縮,顯示弱勢日幣對出口並沒有產生太大激勵效果,反而是產生匯兌上的收益。

另外,日本貿易逆差仍持續擴張,即便扣除因核電廠全面停擺,迫使能源進口的相關數字,非原油相關貿易出超也在萎縮,顯示出口結構存在的問題,不在貨幣的競爭力,而是日本產品未跟上市場需求,以及全球供應鏈角色的逐步式微,這並非仰賴弱勢貨幣可解決。

不過,在符銘財看來,未來日本央行仍會持續擴大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將持續走貶,而日圓貶值另一關鍵因素在於美國,當美元走揚,便會創造日圓走貶的條件。

中國轉型 東南亞受惠

另一值得密切關注的是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動向。從景氣來看,今年中國第一季與第二季的出口數字,單月有相當大的變化,第一季公布的出口數字,經濟增長逾七%,令市場產生不少疑惑。因此,當中國經濟數字無法做準確判斷時,則可藉由與中國境內經濟數據互動緊密的國外經濟數據做比較,如美國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歐洲商業新興指數等。從領先指標可看出,中國出口確實在改善,尤其中國今年用電量指數回升,也能再度驗證。

另外,人民幣從○五年至今年年初皆處於明顯升值的狀態,且在升值過程中,每月出口數字仍創歷史新高,也暗示中國出口結構在改變,人民幣有條件維持強勢貨幣的基本面,但慢慢地,人民幣升值幅度會逐漸趨緩,重新回到微幅升值。

至於今年人民幣所出現的雙向波動,符銘財認為,是人行政策性拉回手法,從第一季人民幣貶值,外匯占款反倒增加的情況,可以推估此波貶值並非市場力量所推動,明年上半年很可能經歷相同過程,出現下一波貶值。

而隨著中國境內經濟結構改變,未來中國將很難繼續維持高度經濟增長,過去包括台灣、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都曾出現類似情況,當人均所得接近一萬美元,經濟便要開始轉型。

隨著中國人均所得增加,中國進入階段性改變,低附加價值與高勞力密集產業,將很難持續生存,而此類產業若移出中國,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國家將可能受惠。

「為什麼東南亞是我們未來看重的市場?因為東南亞存在中國經營製造業最根本的勞動力要件。」符銘財指出,尤其中國勞動人口,在鄉村務農占比已到達穩定水準,很難再有挹注;反觀越南仍有一半勞動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在人力轉移製造業上,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至於東南亞吸引台商投資的條件,不單純在於出口製造業,而是其存在龐大的內需市場。預估東南亞未來五年,內部消費條件潛力擴大,在城市發展日益擴大背後,東南亞地區將會增加八千六百萬的城市就業人口,消費市場相當可觀。整體而言,東協的成長潛力依舊可觀,是未來主要亮點。

符銘財

現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分析師
英國威爾斯大學碩士、倫敦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職群益證券債券部市場策略分析師、星展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