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14/10/25 「名人劈腿與我何干?網路傳遞能增添情感,也能放大仇恨」

名人劈腿與我何干?網路傳遞能增添情感,也能放大仇恨

摘錄自: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2014/10/23
2014-10-23 Web only  作者:iris/科技新報

天下雜誌每日報電子報 - 20141025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jeroenbennink/3382865257/
網路為人類帶來了許多變革,當中有好有壞,大部分網路益處是讓人們更有效率去完成交易、溝通等人類原本就有的活動。至於情感、人與人的交流同樣也是透過網路而有了新的風貌,這次的九把刀劈腿事件,讓台灣的社群網站、新聞媒體等「公眾輿論」資訊散布與討論的空間熱度全開,我們在探討這些議題的同時,不免會察覺到,因為網路而更喜歡一個品牌、歌手或公眾人物;也可能因為網路的因素,大家會更討厭、憎恨一個人物或特定組織。怎樣看到網路群眾心理?網路仇恨值與好感度真的存在嗎?
 
網路是一面放大鏡

九把刀是知名作家,因為在網路上寫文章而有固定的讀者群,藉由出版、電視媒體、電影、網路社群平台,讓他的事業快速茁壯與成長。日前科技新報 (TechNews) 寫了一系列的網路革命文章,提到網路改變了哪些人類的生活風貌。最近的新聞也有提到「足球員第一人,C Facebook 粉絲數破億」、「史上第一人,夏奇拉 Facebook 粉絲按讚數破億!」在這個網路興起的年代,不論是閱讀、分享,這讓過去街頭巷尾的口耳相傳(Word of mouth)效應,透過網路,以更洗練、更有效率、更具傳播力道的方式,讓更多人會喜歡一個公眾人物或特定組織、品牌,成為網路行銷的新顯學。

換言之,這很像重力透鏡,網路把原本人類比較沒有效率,或者是過去「權威式」的公共傳播型態 (如傳統電視、廣播、紙本刊物),透過網路這種放大鏡,快速地提昇「網路好感值」,或者是「網路仇恨值」。

九把刀因為網路成為複合職業人物而比以往傳統作家更紅,這次卻因為辜負了交往 9 年的插畫家小內,和中視的正妹記者周亭羽發生了緋聞事件,一個劈腿的行為,連帶也使周亭羽的男朋友把原本兩人的合照在臉書上移掉。整起事件就引起了相當多的網路仇恨值,不論是批評、要求九把刀檢討,甚至是揶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相關人物後續境遇的討論,傳播都很廣,這是新聞快速發展下,人們在網路上很難不避免會進行的行為。

網路群眾心理:網路仇恨值與網路好感度

有些研究顯示,我們去一間餐廳,覺得食物好吃願意分享給親朋好友的比例,其實比碰到難吃食物想要分享經驗的意願還要來的低。人們在網路上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情,會更願意分享出去,因為感同身受。就會有出現類似「這個不能只有我看到系列」的內容,快速散布成功的例子。

當一個負面新聞事件出來,在過去的時代,傳統電視報章雜誌討論得沸沸揚揚,喧嘩一陣子後,新聞事件的熱度就消散了。但如今,人們透過網路傳播,把原本新聞可能只播送幾次的負面事件,在網路上被「重播」了更多次。在臉書上你會看到好幾個朋友分享這些消息,會看到很多人在文章下面做回應。同時因為時間差、資訊落差的關係,不同朋友圈的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重播」的負面訊息,這樣讓大家更容易在線下,也就是實體空間、茶水間、聚會中,繼續探討這些社會新聞議題,形成更多的「共感」,大家也更容易記得這些事件,任何人物都可能因為網路而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網路仇恨值。

相對地,只要是有口碑的電影、書籍、產品、人物、善事,透過網路這個放大鏡,也能夠快速累積網路好感度,把能見度和效益發會到更大。

安迪沃荷:每個人一生都會紅 15 分鐘

九把刀在這次劈腿事件發生前,已經很紅,是知名人物。但他的緋聞對象女主角中視正妹記者周亭羽,相對並不是紅人,而她的男朋友,也非知名人物,卻因為這次事件的效應,也變網友搜索變成新聞事件人物。跳脫傳統電子媒體嗜血的傳播效應,這起事件在網路上的討論、社群網站的能見度都不輸之前台灣插畫家彎彎新婚後不久的外遇事件。

安迪.沃荷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會有十五分鐘的成名時間。」網路好感度確實可以讓人大紅,發揮更多效益,但同樣的,安迪講的成名時間,不見得一定都是正面的,萬一碰到的是網路仇恨值,那就是負面的成名時間,這點很值得玩味。

(本文轉載自2014.10.22「科技新報TechNews」,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