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2014/10/11 「30 而立後的生日願望是?」

30 而立後的生日願望是?

摘錄自:Cheers雜誌電子報                     2014/10/9
2014-09
CAREhER
作者:賴以威

Cheers雜誌電子報 - 20141011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zenat_el3ain/4390737616
 倘若和「去年的自己」比,當然是進步的。但要是基準點改變,和「今年的其他的自己」比呢?

生日最大好處是一整天都有人祝你快樂。我素來耳根子軟,聽一次不覺得,聽十次,就真的莫名快樂起來了,想想跟最近某候選人的選舉伎倆有異曲同工之不妙。

生日是反思的日子

幾年前,我喜歡的女孩子生日快到了,她不想慶祝。

「生日是專屬自己的節日,比情人節、耶誕節、雙十國慶都還重要,怎麼可以不慶祝呢?」

我當下只是想找理由約她。就算她上個月生日,我恐怕也會說:

26 年前的那天妳剛滿月,健健康康度過人生的一個月,這麼一想應該要慶祝一下。」

不過,我發自內心地認為生日非常重要。

旅行時,例如站在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海天一色的絕景在眼前展開;遭逢重大變故時,例如撞見女友與別人約會,不曾看過的甜美笑容在眼前展開。這種時候,就算不會禪修冥想,我們心靈也能瞬間跳躍到更高的層次,思考起平常不曾思考的議題,反省過去的所作所為有何意義。

生日的好處在於,不需要買機票,不需要事後連續一年只要去 KTV,朋友都會點「綠光」然後用麥克風嘟你的嘴逼你「主題曲唱一下啊」,只要好好照顧生日,就可以得到一年一次的機會,在這天回顧一年來的點點滴滴。

羨慕他人的生活

過去這一年,有人邀稿、推薦、討論出書,還一度體會被催稿的甜蜜壓力。刊在網路上的文章,偶爾也獲得迴響。雖然距離寫出一本銷售量破百萬的小說大概還有十萬光年遠,但至少確實地累積了些什麼,一想到這裡就很開心。今年看過我最多(傻)笑容的,恐怕是我的筆電螢幕。

然而,今年在某一場會議上,我遇到一位幾年前在德國合作過的學者。當時他畢業沒多久,我快畢業。會場上,不少人前去跟他攀談,幾年耕耘,他已經成提到某個領域時,人們會想到的那個名字。

我坐在角落寫稿。

說不羨慕是騙人的,我非常羨慕。

儘管第一次合作時,就清楚自己跟對方有一段差距,但看到這樣畫面,還是不禁會想:要是這幾年我也努力做研究,是否今天能有對方的七成、甚至八成呢?類似這樣的羨慕,不只發作一次。我的優秀朋友們,當外商經理、在國外工作、創業、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每到假日就放上一家出遊的照片,而我只能獨自在北投山間慢跑,偶爾停下來拍照,還會被後面的車按喇叭。

回頭一看,車上又是一家出遊的幸福畫面!

倘若和「去年的自己」比,當然是進步的。但要是基準點改變,和「今年的其他的自己」比呢?

二十幾歲後,我們不斷做著選擇,走上不同的路。就像以前念書學到的那句the road not taken。有時候會想,當初在某個岔路口,要是我改變主意,或許,此刻就會過著與某位朋友相似的生活。我總是看著他們幸福的那面(畢竟不會有人在臉書上放小孩半夜大哭,或者加班回家還得換尿布的照片),感到無比羨慕。

這個、那個,都想要

也因為這樣,做決定時,我常捨不得放棄,貪心地保留一切選擇。伊坂幸太郎寫的《再見黑鳥》,女主角隨身攜帶一本字典,裡面滿是黑筆塗抹的痕跡。被塗掉的詞都是女主角捨棄的觀念。每當有人指責她,她就翻開字典給對方看,嚷嚷著:「我的字典裡才沒有這個字咧!」

要是我有這麼一本字典,「斷捨離」一定是我最先塗掉的三個字。

想寫作,但看到有趣的研究題目還是會忍不住動腦筋;聽到朋友聊起業界、創業,還是會躍躍欲試。特別是最近研發替代役即將結束,開始找下一份工作。三心兩意的念頭更加強烈,四處打聽。學校、業界、國內、國外,也曾考慮過破釜沉舟窩在家裡專心寫作。

讓人反思的籤詩

我父親以前會去行天宮求籤。這回我也去了行天宮,求得籤詩一副:「知君指擬是空華,底事茫茫未有涯,牢把腳根踏實地,善為善應永無差。」

從字面上,各位解籤的結果是?

關於籤詩,我有除了迷信以外的另一種看法。我們常說不應該因人廢言,聽取建議時,樂不帶偏見地去思考話中的內容。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我們本來就是在聽取「某人給的建議」,自然該一併考慮說話者的人格與經歷,再決定該聽信幾分。同樣一句話,從尊敬的人口中講出來份量就是不一樣。哪怕他只是說:「這就要看你想要什麼了。」

我也會認真想想,嗯,是啊,我到底想要什麼,現在做的真的會得到我想要的嗎?但要是愛打混的同事說這話,我肯定翻白眼翻到水晶體抽筋。

回到籤詩,如果有信仰,籤詩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最尊敬的對象給的建議。因此,你會認真推敲每一個字的意涵。

不管是籤詩或是尊敬的人,他們扮演的只是一個開頭,讓我們有機會好好自我省思。然後,因為自己最清楚自己,大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知君指擬是空華,底事茫茫未有涯,牢把腳根踏實地,善為善應永無差。」抽到這副籤詩,我想起《胡雪巖》裡,胡雪巖跟他的合作夥伴們臨時得到一筆現金,討論該投資到哪一筆生意上。

胡雪巖隨手取過三隻茶杯,斟滿其中的一杯說:「這兩只杯子裡的茶只有一半,那就好比茶葉同地皮,離滿的程度還遠得很;這滿的一杯,只要倒茶下去,馬上就會到外面,這就是你力量夠了,馬上能夠發生作用。」

這對話有原本的意思。但也可以解讀成:每個人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一壺茶,要是擺出太多個杯子,最後恐怕連一杯都斟不滿。我以前總下不了決定,因為覺得橫亙在美好未來前的,是那些同樣美好的未來。但現在想想,這話或許得改成:阻擋將美好想像實現成未來的,是那些同樣美好的想像。

29歲到32

29歲那年剛畢業,開始偏離所學,寫起文章。生日那天我在網誌上留下:

過去這一年,如果要選出我自己的年度字眼,那鐵定是「混亂」。

30歲那年邊工作(雖然久沒聯絡的朋友常開口便問「沒工作在家寫作很辛苦吧」)邊寫作,那一年生日網誌裡寫著:

我過去這一年的生活模式:被工作推著走。

31歲寫作逐漸上軌道,用了一個願望額度許下:

希望能更喜歡自己正在努力的寫作跟學術研究。

或者是兩個願望的額度。如果明年的我回頭過來看網誌,我想請他記得的是:

希望能實踐減法,只留下一項目標。

所以,儘管年底我即將去日本工作,但我將更專心地寫文章,數學、愛情、科技、工作、旅遊,用我的觀點分享每一件事。

謝謝大家過去一年的支持,被說了上百次的生日快樂,今天真的很開心。

【本文作者:賴以威】數學專欄作家,任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曾於德國、香港、日本、美國外派研究。喜歡將理工的訓練應用來觀察生活,希望能透過寫作推廣「數學感」。目前在聯合報、國語日報與世界周刊連載專欄;文章亦散見於CAREhER、有物報告、泛科學(Pansci)、今周刊等電子媒體;出版作品包括散文集《再見,爸爸》、合著《葉丙成的機率驚豔》、譯有科幻小說《平面國》。

最愛的名言是 "If people do not believe that mathematics is simple, it is on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lize how complicated life is." 在臉書上追蹤作者的更多動態:賴以威。

【原文出處:CAREhER網站】歡迎每一位想改變職場現況的妳和你,互相幫助並分享職場生涯。讓我們從提供職場女性關心的議題開始,展望大中華地區,打造一個有影響力、新世代的女性平台,歡迎加入FACEBOOK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