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說、其實討厭你加班!商管女王的A咖工作術
摘錄自:天下雜誌電子報 2014/6/17
2010-05-05三采出版 作者:勝間和代、福澤惠子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anieto2k/5632644156 |
你到底是為了什麼才留下來加班的呢?該不會是為了要證明自己很努力,所以才長時間工作的吧?那麼,周遭人又是怎麼評價你的工作方式呢?會不會反而對你敬而遠之呢?
本文出自三采出版《職場非常識:工作沒有理所當然》,更多內容>>
工作不是你想的那樣, 15個勝間和代與福澤惠子要你進入職場前該懂的生存法則!
認清這15件事,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當A咖!
職場小測驗>>願意加班,完成最多工作的人的評價比較高嗎?
選項A:熱愛工作的人本來就該工作到三更半夜,主管心裡也希望員工這麼做吧!
選項B:工作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時間,而是看你做出多少成果,如果能用五個小時完成別人要十小時才能做到的事,當然是最好了。
雖然主管表面上一直在催大家早點回家,但是真的跟他說:「我先走了。」的時候,反應總是很冷淡。看來,主管還是認為時間工作愈長的人比較愛工作吧?
另一方面,每次看到工作能力普普,卻還是準時下班的人,心裡總像有把火在燒。那些A咖到底是怎麼做的啊?
正確答案其實是B。
解答:評量標準不在於工時,而是成果。
加班是為了什麼?
你每天都加班到幾點呢?和同事相比,你是工作時數比較長的人嗎?
日本人本來就有長時間工作的傾向,也不太會注意旁邊的人在做什麼,但是從歐美人士的角度來看,工作時間愈長的人,只會被懷疑是不是工作效率太差。所以日本的企業最近也開始注重起工作效率,長時間工作不再被視為是一項美德。
只是,就利潤中心的工作來說,工作時間愈長,銷售數字愈高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把效率提升到兩倍,成果(=利潤)也會跟著成長到兩倍,但是如果再把工作時數也增加到兩倍,利潤就會二二得四,變成四倍,當然,這麼一來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甚至於整個社會都必須付出一些代價。
所以我在這要強調的不是在利潤中心工作的人,而是在成本中心或是擔任助理職的人,其工作時間跟利益並沒有直接關係的例子。
這種人如果時間工作很長的話,可能會讓主管產生罪惡感,或者是讓主管覺得「既然這件事情一時半刻也搞不定,乾脆交給其他人去做好了」,結果老是被分配到一些打雜的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加班費的問題。因為成本中心的工時和成果沒有直接關係,既然看不到成果,就算做到死也沒有人會感激,不僅如此,還會為公司製造加班費這種無謂的成本。
更重要的問題是,有時候還會自以為長時間工作是件了不起的事,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泥淖,甚至還要求周圍的人也要稱讚自己。然而大部分的結果卻是,周圍的反應遠比本人想像的冷淡,導致心生不滿。
你到底是為了什麼才留下來加班的呢?該不會是為了要證明自己很努力,所以才長時間工作的吧?那麼,周遭人又是怎麼評價你的工作方式呢?會不會反而對你敬而遠之呢?
請時時保持自我反省,重新探索什麼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的態度。
如果把工作時間和成果的關連性分成四個象限來思考的話,站在企業的立場上,也就是工時長卻沒有成果的狀況是絕對要避免的。除了管理職以外的人都會產生加班費的成本,所以不希望出現長工時低成果的現象。最理想的情況是,也就是工時雖短,卻能明確創造出成果的情形。
然而,明明才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但是在日本對於上班族的評價制度裡,卻認為那種花費很多時間才做出成果的作法比較了不起。
這可能是出自於以和為貴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主管和部屬都想在達不到預期成果的時候,可以用」已經盡力了「當藉口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這都是大家(包括你)彼此心照不宣地蘊釀出」長時間工作很了不起「這股風氣的理由之一。
多做點能夠清楚表現產值的工作
多回頭想想自己的工作能夠產生多少的成果(=產出)。事實上,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夠創造多少產值,只是一個勁兒地埋頭苦幹,而且還有很多公司尚未建立起能夠讓個人確認自己產值的機制。
現在隸屬於成本中心的人,如果也想要從事比較能夠清楚表現出產值的工作,不妨參考非常識,請調到利潤中心也是值得考慮的方法之一。
早點回家需要勇氣嗎?
我想應該還是有人即使已經明白長時間工作並不能證明工作能力的好壞,卻仍舊不好意思早早下班。在日本的企業裡,還存有部屬不能比主管早回家的風氣。當然,如果是工作效率明明很差還早早下班的話,的確是會招人反感。但是,最近有愈來愈多的工作開始懂得尊重事業與生活的平衡,只要能夠確實做出成績,就算工時不長,也沒有人會責備你。
當然,時代潮流是一直在改變的,大部分的企業已從要求員工長時間工作以取得豐碩成果的時代,進入到若能以短工時做出同樣成果將更值得被鼓勵的時代。第一步就是白領階級免除適用勞動時間規範這項法律。這項法律廢除了過去認為長時間工作才是有在認真做事的陋習,轉變成只要能夠做出成果,就可以早點回家的社會構造,讓個人生活可以更加自在。而這項法律在美國早已經行之有年。
然而在工會及大眾媒體等反對派的煽動下,卻將其扭曲成資本主義用來壓榨員工的法律陷阱,強調就算工作再認真也得不到認同、長時間工作的人將領不到加班費,導致法案一度觸礁。的確,就現狀來說,還是有主管會不停地把事情丟給在時間內有效完成工作,不需要加班的人,導致這些人「還是得跟大家一起加班」(因此絕不能讓公司有藉口不發加班費)。只不過,這項法案的初衷是「就算不加班,只要能如期完成工作,還是要肯定其成果」,但是因為法案流產,所以「長時間工作是件了不起的事」的思考邏輯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但是仔細想想,難道你不覺得無視腦力的工作,光靠時間長短來判定認真與否是件很奇怪的事嗎?關於白領階級免除適用勞動時間規範這項法案,千萬不要隨著大眾媒體的報導起舞,而是要回頭去看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當初所提出的建言,仔細地研究其內容。
桌上的東西就放著直接回家吧!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出在有些人明明已經完成工作,想要早點回家,卻被公司理所當然地交代更多的新工作。如果這些工作既有趣,又能提升自我也就罷了,問題是完全不是這樣。有鑑於此,本書要教你一個小技巧。
那就是雖然工作已經做完了,但還是要表現出事情還沒有搞定的樣子。簡單地說,就是把資料放在桌上,或是直接把公事包丟在座位上,人就開溜。事實上,當勝間老師還在唸研究所的時候,為了能夠每天在下午六點準時下班,就曾經使用過這種方法。透過這個障眼法,可以讓周圍的人以為「這個人只是現在不在座位上,等一下他就回來了」的錯覺。
職場A咖也很善於裝出一副「正在工作的樣子」。審視你的工作效率,不要用長時間工作來自我滿足,確實思考自己的工作可以產生多少成果。
同場加映!不做瞎忙族》大老闆的5個效率私房學
坐擁半壁江山的明星CEO們時間有限,卻能運籌帷幄、日理萬機,還可以享受生活,他們在生活上有哪些自律祕訣,能讓他們輕鬆完成拚戰任務?
他們跟我們一樣,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每天被會議、專案追著跑,電話、E-mail沒有停過,永遠有忙不完的事。
但是他們卻有辦法氣定神閒地回家吃晚飯、陪家人,常常繞著地球飛也一樣神采奕奕,更不要說管理全世界最大的幾個企業,日理萬機之餘還能講求身心靈的平衡自在。
這些商場的一級戰將在《BusinessWeek》、《Fortune》以及《華爾街日報》、《高速企業》等媒體上披露他們拚戰、自律的祕訣。
祕訣1:一日之計在於晨
這些執行長級的明星們幾乎都有一樣的習慣,那就是早起,而且是非常早。
星巴克咖啡的總裁蕭茲、法國雷諾與日本日產汽車的執行長高森、寶鹼的執行長賴夫里都是五點多就起床,思考、看報、聽各地的業務簡報,然後在電話蜂湧而來之前就進辦公室處理公務,因為這樣不受打擾,思考與工作都事半功倍。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長葛洛斯甚至每天四點半就起床,不到六點就進辦公室。如此一來,身處美州西岸的他才能及早接收當天東岸上午八點半(西岸五點半)宣布的種種經濟指標,早一步因應投資策略。
也因為他們早起,更早開始、更有效率地工作,所以多半可以在七、八點就回家吃晚飯、陪家人與休息。
清晨的黃金時光除了掌握工作先機,也要攝取高纖元氣食物。賴夫里就特別強調飲食對工作績效的重要,他的早餐包括一杯蔬果汁、半個培果麵包以及一杯優格。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剛卸下美國聯準會主席重任的葛林斯班,他的早餐是一碗燕麥粥和一杯無因咖啡。
祕訣2:要靜也要動
跟多數忙碌的上班族大不相同的是,他們再忙也會撥時間運動,並且靜下來獨處。
每天上午八點半到十點,葛洛斯都拋下緊迫逼人的數字與投資,到辦公室對街的健康俱樂部運動與做瑜珈。這是他的「天堂」,遠離噪音、辦公室、交易以及彭博資訊網上的種種數字,「腦中一些重要的燈泡會突然亮起來,這是我一天中最珍貴的時光」。而且,有許多好點子就是在這個天堂時間、葛洛斯的倒立瑜珈動作間浮現。
葛洛斯這個運動的習慣三十年如一日,只有兩、三次有同事過馬路去把他叫回辦公室,其中之一是一九八七年的股市崩盤。
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高盛證券的總裁保爾森到中國出差時,就選六點鐘可以抵達的班機,到飯店後,直奔健身房,運動完後再開始工作。第二天早晨,一樣先到健身房報到。
除了動,CEO們也講求獨處、思考的時間。法國雷諾與日本日產汽車的執行長高森要求祕書不要在八點以前排會議,好讓他靜下來獨處。自己領導公司的知名時裝設計師王薇薇(Vera Wong)則特別珍惜獨處的夜間時刻,因為白天幾乎都在「救火」,只有此時能不受打擾、平靜地思考。
祕訣3:一定要休息
有趣的是,許多上班族被工作逼得加班不停、無法休假,這些高級主管卻強調,一定要休息。
每天、每週都要挪時間休息,做點有趣的事。
即使是在高競爭壓力的汽車業工作,高森仍不把工作帶回家。回家就是休息充電,跟孩子們玩,週末也不例外。而且他發現,藉此可以跟工作上面臨的問題有一點距離,星期一回去上班後,反而把問題看得更清楚,更能迎刃而解。
Google的副總裁梅爾每週五則是六點就下班,然後到舊金山玩耍。
就算是出差,寶鹼的賴夫里也在飯店靜坐休息五、十或十五分鐘,讓自己平息。「一定要休息,即使連星期天晚上都在加班也不例外,」賴夫里強調。
每幾個月更要大休一次。梅爾每四個月休一星期長假,星巴克咖啡的蕭茲每七個星期就旅行一趟,像海綿一樣,盡情吸收不同世界的精華。
祕訣4:分秒必較
要這麼愜意地休息,平時一定要有效率地管理時間。
星巴克咖啡在全球每五個小時就開一家分店,蕭茲用全球時區來做時間管理區隔。清早與上午,他專注歐洲的事務;接下來的時間留給美國業務;晚上就和亞洲通訊。
住在美國負責日產北美業務的高森則每個月都要飛日本與法國一次。他把這些時間固定,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在巴黎、第三個星期在日本。因為時間有限,他規定每個會議都不能超過一個半小時,一半時間報告、一半時間討論。
高盛的保爾森也以掌握時間精準聞名。如果晚上有應酬,大家都知道,要在六點半開始,八點半以前結束。這樣他才能十點就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五點半起床運動。
祕訣5:始終要回歸人性
不論這些企業菁英們的生活再怎麼有效率、再怎麼講求秩序、科技再怎麼進步,他們還是強調,一切要以人為本,講求人性。
賴夫里在辦公室擺了造型奇特有趣、甚至是粉紅色、黃綠色的座椅,希望人們願意進來多走走聊聊,不要覺得那麼不可親近。蕭茲跟各國分公司聯繫時,除了問業績,也記得恭喜對方,因為這些人際間的對話是很重要的。高盛的保爾森則親自打電話給六十來個CEO朋友賀年,雖然煞費多時,「但是感覺棒透了!」。(楊淑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