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2015/10/9 「27歲台灣女孩,變身新加坡公司CEO的祕訣:專注和專業」

個人成長

27歲台灣女孩,變身新加坡公司CEO的祕訣:專注和專業

摘錄自: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2015/10/6
2015-09-25 23:20  作者 艾兒莎 

經理人 每日學管理 電子報 - 20151009


今年27歲的艾兒莎(Elsa),她是新加坡公司的管理者、創業家、作家、部落客、講師,也是全國最大的新加坡工作生活社群團主。

不過是四年前,她才剛從台灣的大學畢業,在廣告公司當AE,和多數職場新鮮人一樣領22K24K,每天工作平均十二小時。而大三暑假,她不顧母親的強烈反對,去蒙古當國際志工,那次的體驗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找機會離開一下自己舒適的環境,因為「離那個舒服美好的家越遠時,才能離自己的心越近」。

她在台灣工作不到兩年,25歲時,為了追求夢想、更寬廣的視野和職涯機會,勇闖新加坡。剛開始,她曾經失敗到在機場崩潰大哭,不敢回家……經過不斷努力與學習,一路從業務專員升任最年輕的管理職,老闆甚至欽點她擔任台灣分公司的CEO

現在的她,白天是遊走台星兩地的CEO,晚上則經營著全國最大的新加坡工作生活社群,並將這幾年的工作心得,集結為《出去闖!擁抱世界級夢想:27CEO的圓夢方程式》。

專注和專業,成就那份難以被取代的價值

以前我最喜歡在同學會時,聽聽那些事業有成的同學誇耀自己多麼厲害,聽完後總會心生羨慕;現在與同學或朋友聚會,我反而會去找那些還沒有獲得高薪或高職位的人聊聊,聽他們對職涯的想法與生活的規畫等。

因為我覺得,人們一直以來都太崇尚浮誇的生活方式,忘記了簡單與實在的力量。我也曾經認為年薪數百萬或有知名國際企業的頭銜才是最成功的,但事實是,拿掉這些外在的事物後,還能剩下些什麼,才是我們所擁有的真正價值。

在討論個人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的同時,我覺得自身的價值才最有保障,也最難被取代,而那個穩固的價值該從何而來?就是我到目前還在努力的目標:專注與專業。只有懂得專注的人,才能走得遠、爬得高。

一心一意地看待目標、勇往直前,就是專注

我沒有風光學歷,但卻有機會在新加坡遇到許多哈佛等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我無法在25歲時領到數百萬的薪水,但卻也遇到了許多2324歲年薪就已經幾百萬的年輕孩子。我非常慶幸能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些新秀陸續在國際戰/職場中登場,他們好厲害,也都好努力。可是這樣的優秀與努力只是必要條件罷了,我發現,真正能令他們走到現在成就的推手,就是對待目標的一心一意。

大學時,我認識了一個很帥的小男生,他看起來很平凡,念的是台北私立大學的建築系,但他在高中時就已經知道自己這一生想要追求的目標與領域,所以當班上同學都在努力準備各式科目的指考時,他則努力集結自己過去所喜歡的建築作品,變成班上唯一一個順利保送大學的人。

後來進入建築系,經歷了很長的痛苦時期,包括熬夜做模型與設計等,他都一一過關斬將。畢業後,在班上多數學生都不曉得要選擇現實還是夢想時,他毫不遲疑地從建築事務所中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做到自己設定好的期限時,照著自己計畫,飛到英國繼續深造。這歷程聽起來非常合理,但在藝術或設計產業的學生應該都能理解,要在這一長串追夢的路上內心平靜又不會自我質疑,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在大學畢業後又認識了一個好朋友,他當時26歲,夢想是開餐廳。

雖然說開餐廳或咖啡店,已經是許多台灣年輕人的創業夢,但他是我見過真正一步一步著手執行的人。首先,他知道開店創業首要需求是資金,就花了快兩年做業務,讓自己每個月的實領薪水都超過六萬,存到錢後,頭也不回立刻離職,然後開始了資金以外最重要的部分──經驗。

為了拷貝其他餐廳成功祕訣,他整整一年做兩份餐廳的工作,一間是知名咖啡店,一間是知名餐廳,薪水不但少得可憐,且兩份工作加起來,整整一個月只能休兩天。更折磨人的是,有次我們通電話,他說前幾天的颱風天,老闆不讓他們休假,所以他就騎著公司腳踏車去外送咖啡,結果開門的客人竟是他的小學同學,對方一看到他全身溼透的狼狽樣,又拉著一個沉重的腳踏車,露出同情的眼神說:「你怎麼了?為何要淪落成這樣,做這種事?」

他說,他永遠也忘不了那個人當時的眼神。

一年過後,他的計畫順利達成,該學的都學到了,四個多月後,我在各大部落客中一直看到他的餐廳好評不斷,隔了一年,又開了第二家分店。他興奮地跟我說,之前那個颱風天露出關愛眼神的小學同學,特地到他開的店裡,帶了張支票問,可不可以讓他參與投資時,他用一種更同情的眼神回絕了這位同學,這下終於報仇雪恨了,實在爽快。

這幾個朋友或許不是人人眼中的耀眼潛力股,但卻是我一直以來的人生導師,他們一心一意的態度,都會在我遇到層層關卡時一一浮現腦海,讓我在不知所措時靜下心來,回想這個人毫不遲疑把自己、把人生規畫都奉獻在建築裡的篤定神情,還有那個人為了夢想不惜放下身段與自尊的計畫,讓我最後確定自己的路怎麼走。可以說,他們就是教會我專注的老師。

在我寫這本書時,剛好正在準備創業。我的產品是一個籌備了將近一年的海外求職平台,需要周全的營運機制才得以成功。起初我將所有積蓄都投入建造此平台時,心中百般焦急,又害怕失敗,所以每天只想著與不同的人討論交換意見,並找各種管道準備產品完成後的行銷工具,甚至開始計畫周邊的異業結合,但我卻忘了當時建造此商品真正的目的與目標,甚至連自己的理念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這時我才突然驚覺,原來我該要去除所有分神的事物,首要面對的事,應該是把這個平台與服務做到最好,提供給大家具有足夠產品力的特性,而非一堆噱頭的架空服務。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想起了過去那些朋友對於持續專心的毅力,是多麼難能可貴。後來,當我開始專注時才發現,要把一件事做好,其實並非如此困難!

專注到最後,就是專業

進入職場後,那些專注的結果就會漸漸轉化成「專業」。

有些人或許對那個「一萬小時定律」的理論抱有質疑,但在我見證了一些因專注而成功的朋友案例,就打從心底相信這個定理。一萬小時換算下來,大概就是整整五年做同一件事,或同一個領域的累積時數,進而轉換成全面性地了解自己所做的事,就可以算是專業了。

如果用剛剛所提的建築系小男生為例,他對這個領域的不放棄,也默默地累積將近上萬個小時,而這些都是他自己所創造的、別人比不了也帶不走的價值。

「但到底什麼是專業?」有次我與廣告公司的老前輩聊天時問道。他以自己在廣告業待了將近二十多年的經驗回答:「不專業的人在做一件事時,會獲得100分的成績,也會獲得80分或59分的成績;但專業的人或許沒辦法獲得100分、甚至80分這種接近完美的成績,但他們可以讓自己在每次的表現都能有60分。所以說,表現優異的人不一定是專業,但是能讓自己每次表現都保持一定水準的,就叫專業。」

這就像是我們公司的業務團隊,他們各有不同的特性與優缺點,那種偶爾可以衝上去第一名,得到全公司業績排行的佳績組,有時也會突然一落千丈,而這些組往往是較資淺與年輕的業務,反而是那幾個老鳥組成的團隊,雖然不會有異軍突起的第一名獎牌,卻能在每一季都保持平穩與不錯的業績成效,而這個穩定,就是專業了。

前面提過當時在台灣的廣告公司帶領我的主管Daniel,正是代表專業的絕佳例子。有一次,Daniel帶著我們這組去參與一個非常大型的比稿案子,為了這個比稿,我們花了整整兩個月,不眠不休地準備,所以在簡報提案給客戶的當天,卯足了全力,用一拚生死的心情上場。

提案主講者是Daniel,他講得口沫橫飛,客戶更是聽得出神驚艷,且Daniel厲害的絕活就是能在中間的停頓與喘息時刻,立刻補上一些幽默與輕鬆的互動,總之這場毫無冷場的提案,果真無敵精采。

提案完畢後,客戶當然讚聲連連,所以在回公司的路上,我們整個團隊更是開心地討論剛才的情況,都快樂瘋了,Daniel當然也一樣開心,滿面春風對著我們笑,直到回到公司時,他突然一臉嚴肅地對我說:「湘雲,我親戚剛才突然過世,現在要趕回去了,你把這些東西收好,沒事就回家休息吧。」

我非常驚訝地問:「蛤?是什麼時候的事?」他說:「提案前五分鐘收到的訊息。」我盯著他轉身離去的背影時,腦中浮現了兩個讓我這一生都會對他心服口服的字:專業。

(本文出自圓神書活網,原文請按此)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出去闖!擁抱世界級夢想:27CEO的圓夢方程式》

ISBN: 9789861754031

出版社: 方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