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丰,不只快遞:王衛與他火速崛起的物流帝國
第一章 一個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物流掌門
摘錄自:大都會文化‧行銷管理報
~ 順丰,不只快遞:王衛與他火速崛起的物流帝國
2015/12/21
◎「賣兒子」,不可能的事
順豐在成立之初,並沒有引起外人的注意,哪怕是壟斷整個港澳與廣東省快遞業務時,依然不為人所知。不過順豐能瞞過普通人,甚至同行,卻躲不過海外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敏銳的嗅覺。甚至在1995年之前,就有海外資本在尋找王衛,希望能買下順豐的全部股權,但是王衛完全不露面,跟投資人玩起了捉迷藏。有的投資人甚至開出高價,只為和王衛見一面,依然沒有成功。
其中,國際快遞巨頭荷蘭天地快運(TNT)盛傳早在1995年就曾與王衛接觸過,不過最終的結局也是被拒絕。TNT為了配合進入中國快遞市場的需求,退而求其次,最終在1995年收購了華宇物流。華宇物流在當時也是中國頂尖的陸路運輸公司,TNT通過對華宇物流的收購,輕而易舉地獲得了一千多條運輸路線,十七萬家客戶。但TNT最初的選擇是順豐,足見順豐的潛力。不過因為雙方都沒有回應,此事並沒有確鑿證據。
進入2000年後,順豐進入發展高峰期,前來尋找王衛的投資人更是絡繹不絕。王衛依然如一棵咬定青山的勁松,硬是全部拒絕。2003年,另一家快遞巨頭聯邦快遞(FedEx)也看上了順豐速運,出資高達五六十億進行收購,而當時的順豐年利潤不過十多億,王衛依然沒有接受收購。最終(FedEx)找到了大田集團。大田集團是集海陸空物流於一體的綜合物流集團,(FedEx)因此獲得了大田集團覆蓋全中國接近六百個城市的運輸網路。
進入2007年,國際快遞企業的資源整合行動進入高峰期,美國聯合包裹服務(UPS)也開始大規模地加速中國快遞網路建設,給中國民營快遞企業施壓。同時嘉裡大通(中國最早的合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也積極鋪設中國的公路物流網路,而中國傳統的快遞企業,為了加快發展腳步,則開始了大規模的併購行動。申通快遞也隨著快遞行業腳步,收購了海航旗下的天天快遞。所有以物流或者快遞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均開始向著大物流方向前進,很少有企業拒絕改變,拒絕進入大物流行業,但是順豐依然沒有改變,硬得有點不合群,像塊石頭。
王衛領導下的順豐不僅拒絕併購,甚至在進入大物流這一集體活動上也表現得相當不積極。對於拒絕外資收購,甚至入股這件事上,王衛有著多方面的考量:首先王衛在情感上就不太能接受,順豐由他辛辛苦苦一手營造,對順豐完全有種父親對於孩子的感情,賣掉的話,心裡的坎難以邁過去;其次是王衛認為順豐在未來依然有強勁的發展動力,內地的快遞市場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外資所開出的價碼,完全低估了順豐和未來順豐的價值;再者,王衛始終存在一種樸素的愛國情懷,認為順豐是民營快遞的驕傲和標竿,他不希望為了錢而失去這一寶貴的品牌。
王衛做生意不純是為了錢,除了錢,他還有更多的目的。在2011年7月的順豐內部講話中,王衛說出了錢之外的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經營企業的目的,可能隨著企業的發展,這個目的還會發生變化。就我個人而言,經營企業的目的可能有點理想化,不完全是為了賺錢,順豐的願景是成為最值得信賴和尊重的公司。我們不追求行業排名,也不求一定要做到多大,而是希望我們的人和經營行為都能被社會信賴和尊重。
「我覺得企業跟人一樣,如果能有一些理想,做事的態度和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就好像為賺錢而畫的人,同只求溫飽、為追求藝術而畫的人相比,他畫畫的方式和最後出來的作品肯定不一樣。有藝術追求,就會有執著,它會推動你不斷給自己挑毛病,不斷改進。所以我總覺得,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發展,還是要有一點藝術家氣質。而營業額可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至於企業擴展業務,進入所謂的大物流行業,王衛也認為目前的順豐業務足夠他去發展,依然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正所謂貪多嚼不爛,貴精不貴多。快遞業務作為主營業務,踏實做好這一項業務,完全可以做到最出色,贏得人們的信賴。甚至從順豐進入全中國發展階段以後,就可以隱約看出王衛的目標,他很少參與中國民營企業的爭論,只是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規劃,帶領順豐走向全球。其實誰都能看出,王衛並沒有把「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以及韻達)作為競爭對手,他心裡真正的對手是國際四大快遞巨頭(德國敦豪DHL、美國聯邦快遞FedEx、美國聯合包裹服務UPS以及荷蘭天地快運TNT)。
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這一目標,王衛自然不會把順豐拱手相讓,哪怕是外資投資,他都難以接受。在王衛看來,任何外資的注入,都會導致順豐的決策層受到外資影響,進而影響到他做決定時的獨立性。
如今中國的快遞市場尚在起步階段,依然還有巨大的市場可以開發,而且順豐已經順利成為民營快遞企業的龍頭老大。王衛自己又僅僅四十歲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心中有抱負的王衛理所當然地更希望建立起新的快遞王國,讓順豐速運成為像國際快遞巨頭一樣的百年老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