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2016/1/17 「公司需要顧客的愛(Web Only)」

《行銷話題》

公司需要顧客的愛(Web Only)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15
EMBA雜誌編輯部/文

EMBA雜誌電子報 - 20160117

每天,他都使用蘋果的手機或平板電腦,打開臉書瀏覽親友動態、在谷歌上搜尋資訊,然後要買東西時再透過亞馬遜。這四家公司對他而言,像日用品般必要。

在這段描述中的「他」,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沃頓商學院行銷教授溫德(Jerry Wind)等四位學者專家,在沃頓商學院沃頓知識在線網站(Knowledge@Wharton)上指出,公司需要顧客對這四家公司那種程度的熱愛。

想想看,很多人不願意留比較詳細的個人基本資料給公司,但是卻願意在臉書上分享許多私密資訊。消費者在跟其他公司互動時,不如跟他們所愛的公司頻繁與熱情,可能只是進行交易,沒有長久與深入的關係,也沒有特別的親密感。

四位學者專家解釋,一般公司只會在想要從消費者身上得到什麼的時候,才會出現。它們非常注意顧客對公司的忠誠度,卻很少想到公司對顧客的忠誠度,公司採取的行動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例如,吸引顧客為公司按「讚」,以增加產品的曝光度)。這樣的公司相信顧客除了錢包外,沒有太大的價值。

然而顧客除了錢之外,還有其他的資源可貢獻。消費者在網站上為產品與服務打分數、參加公司邀請大眾設計產品與廣告的比賽、在社交網站上談論公司的產品與服務,都提供了他們的資源,同時也提供了大筆資訊讓公司了解他們是誰。

公司應知道每名顧客都是獨特的,以顧客希望的方式服務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不只是提供產品與服務,還有連結、社群、參與,認可與滿足,跟他們合作共創價值。


文章來源:EMBA雜誌網站(201512月)
         

















2016/1/17 「履歷表失憶症」

《人力資源》

履歷表失憶症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15
EMBA雜誌編輯部/文

EMBA雜誌電子報 - 20160117

公司求才時,總是絞盡腦汁思考吸引人的徵才內容;求職者也費盡心思,將自己會的十八般武藝通通擠入履歷表中。然而,當一位求職者順利進入公司後,他所懂的知識,所會的技能,似乎會變得僅止於與工作相關的範疇。

員工並非真的忘了他所會的其他技能,而是主管忘了該員工在求職時,履歷表上寫過的人生經歷,甚至完成過的重要事蹟。管理顧問麥諾帝(Eric J. McNulty)將這種現象稱為「履歷表失憶症」(resumenesia)。患有履歷表失憶症的公司,當需要新的人才時,只會不斷向外尋找,忽略了現有的員工身上可能就具備公司需要的才能。

麥諾帝在策略與企業期刊(Strategy + Business)指出,運用以下三個方式,可以避免公司患上履歷表失憶症:

1.建立公司內部的人才資料庫

除了傳統的人才資料庫,公司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快速了解內部人才。麥諾帝表示,他曾經合作過的一家公司,設有一個完善的內部社交網站。員工可以自行將過去經歷、技能和興趣嗜好等全部上傳,並且能夠隨時更新自己的資訊。當主管臨時需要某方面的人才時,可以直接搜尋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如果公司沒有內建的網絡系統,許多現成的科技可以派上用場。舉例來說,專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最近推出了一項新功能LinkedIn Lookup,公司可以透過它輕鬆了解員工的背景,讓公司內部人才透明化。

如果主管透過內部獵才,促成跨部門合作或是專案的成功,公司應該好好表揚,才得以延續這種向內搜尋人才的風氣。

2.讓員工更方便地進行實驗

一家公司給予員工時間和種子基金,對一些新的想法進行前導實驗。公司內某些員工認為,公司的某商品還能推廣給更多顧客。於是,來自不同部門的這群人,自願組成一個團隊,利用公司提供的時間和基金,設計了展示攤位,也和潛在客戶會面,期望得到更多想法。過程中,公司沒有為他們聘請顧問,完全依靠他們自己的想法進行嘗試。

該公司的做法類似策略大師哈默爾(Gary Hamel)提出的觀點:讓人才自行參與他們有興趣的專案。這是一個開發員工技能和激發員工洞見的方式。

3.創造碰撞和連結的機會

當員工只待在自己的部門職位時,他們的知識發展通常有限。一家公司讓所有同仁一起參與慈善活動,並鼓勵員工以實際的行動取代捐款行善。因為這個活動,員工多了許多交流的機會,大家一起思考能採取哪些具體行動,才能有最大的貢獻。這也促成了主管和員工的意見交流,並更認識彼此。

另外一家公司則規定,各事業單位必須到其他樓層開會,會議不能在自己辦公室的那個樓層舉辦。這項規定讓不同樓層的單位,有了接觸的機會,提高了跨部門的資訊流通,更清楚不同部門有哪些人才。

你的公司內有人精通德文嗎?誰過去有海外工作經驗?公司花了好大力氣才找到好的人才,不要讓履歷表失憶症阻礙了員工潛藏的能力,和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機會。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53期(20161月出版)
         







2016/1/17 「一點思考」…… (90)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15


最有成效的負面回饋是一次針對一個問題、一種行為,單純、具體、明確,讓對方可以消化,有效改進。

-摘自EMBA353 「如何有效提供回饋意見」



2016/1/17 「目標設定的科學」

《熱門話題》

目標設定的科學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7
EMBA雜誌編輯部/文

EMBA雜誌電子報 - 20160117
     
新的一年到來,今年在目標設定上,來點不一樣的吧!人類行為專家艾德華(Vanessa Van Edwards)在人的科學(Science of People)網站上,建議了以下目標設定的步驟:

1.找到你的情緒溫度。
一般來說,我們的人生由以下幾個部份構成,拿出一張紙,為以下六個人生面向打分數(最高五分,最低一分):


  ■事業:你的工作表現如何?
  ■朋友:你的社交生活如何?
  ■家庭:你的家庭關係好嗎?和配偶或伴侶的關係又如何?
  ■個人熱情:你有個人嗜好或其他活動滿足自己嗎?
  ■心靈:你有特別信仰,或是你的心理狀態健全平衡嗎?
  ■健康:你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程度感到滿意嗎?

2.找出動力。
回答以下問題,會幫助我們設定目標:十年後,我希望我的人生看起來如何?我希望人們能記得我什麼?成功對於我的意義為何?

3.對你的目標產生擁有感。
對目標產生擁有感,如此,你才會覺得那是屬於自己的,要想辦法實現。

4.結果和過程都很重要。
預想理想的結果,會讓人產生向前的動力,但你還需要知道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在目標旁邊寫下,自己需要哪些技能和方法,才能達到結果,例如,目標:更努力打拚事業,我才能接觸並幫助更多人;步驟:僱用一位行銷專員。

5.將目標具體化。
不要再說「我今年要加強英文」;你可以說,我要在農曆年前報名英文課程,並在六月參加多益考試,理想的分數是八百分。

6.寫下你的目標,和過程中需要採取的行動。
寫的動作會觸發大腦的不同區域,讓人對於目標產生擁有感。

7.辨別障礙物。
問自己: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哪些行為會阻礙自己前進?哪些人是過程中的絆腳石?舉例來說,你的目標是每月閱讀四本書,但你的預算有限,所以可以透過讀書會的方式,交換書籍閱讀。

8.畫一張地圖。
將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每個步驟,再細分為更多小的行動,並排列成一張地圖。每個行動所需完成的時間越短越好,例如,今天上網訂購新書,後天收到就開始閱讀。

9.負起當責。
聽取回饋和養成當責的心態,會讓人更堅定地朝目標前進。例如,公開你的目標,定期和朋友交流,或是設定一組帶有特定意義的密碼。

10.修正、執行、修正。
讓目標保持一點彈性,並定期追蹤自己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只要有在前進,就不要害怕修正你的目標。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53期(20161月出版)
         












2016/1/17 「微妙的五公分」

《編輯部報告》

微妙的五公分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7
EMBA雜誌 總編輯方素惠/文

EMBA雜誌電子報 - 20160117

還記得女兒小時候,有一段時間處在快速成長期,衣服一下子就不能穿。她的外婆心疼那些前一年才買的衣服,每每讓她優先穿這些舊衣服,因此,她的長褲永遠短一點,露出一截白白的腳踝。仔細觀察,這些褲子大概都會短個五公分。

也就是說,如果再短,在外婆心中,穿出去貽笑大方,因此不得不淘汰;否則,就表示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等待。這是可接受的侷促。

在公司裡也一樣。我們常有一種心態,因為心疼一些過時的資源,或是守著原來的作業方式,結果卻放著新的機會不願意去捕捉,然後就出現了那微妙的「五公分」現象。

若這只是營運層面的狀況,可能並沒有太大差別;若這是策略上的決定,可能就帶來巨大的影響。常常是當新潮流已經在市場上轟轟烈烈開展了,我們才被迫去了解一點,追趕一點。

事實上,常常也就是這五公分的落差,決定了公司能不能掌握優勢。它是讓我們可以比別人早一步抓住趨勢,提前反應與佈局的時間。

特別是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我們也許無需永遠搶佔先行者優勢,卻不能做個永遠的防守者。我們必須學習成為攻擊者。

資深顧問指出,我們必須用一些問題挑戰自己:對於市場趨勢,了解了多少?對於它對公司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否進行了分析?公司是否把實驗和快速失敗,當成創新和快速學習的來源(六六頁)

新的一年剛剛到來。臉書創辦人祖克伯每年都會為自己寫下新年新願望。

二○一○年,他的願望是學中文。因此,幾個月前,全世界都看到了他在中國清華大學,全程以中文進行的演講。

二○一四年,他的願望則是,每天至少要寫一封感謝函。這個做法是要提醒自己,公司裡其實有很多好事在發生,不要老是覺得對這個對那個不滿意(九二頁)。

對於時常必須面對困難和不順利的企業主管來說,這真是再好不過的建議了。當公司隨時都在推動各種計劃或專案,總有事情不如人意。那麼當面臨挫敗、低落時,該如何處理?

曾經在TED發表過知名演講「脆弱的力量」的教授布朗指出,這樣的時候,我們不應該逃避這個沮喪,而必須卸下自己的情緒,釐清故事的真相。我們不需要以這個錯誤或挫折來定義自己,而應該反芻這個錯誤,獲得新的理解,從心振作(一○六頁)

畢竟,每天都有值得感激的事情。你的新年新願望是什麼?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53期(20161月出版)
         




2016/1/17 「一點思考」…… (89)

摘錄自:EMBA雜誌電子報                           2016/1/7

領導人及企業的未來成功,有相當程度取決於他們是否願意真誠地展現他們的真實面。

-摘自EMBA353 「員工票選出來的執行長」


2016/1/17 「祈禱之時」…… (120)

摘錄自:耕心週刊 (Heart Farmer)                2016/1/17   1011

祈禱之時

親愛的上帝謝謝你,你不只一次透過他人對我的關懷或原諒讓我明白我本身的價值,然而有時候我卻不自知;請你赦免我對愛的無感,也幫助我,讓我對愛更敏感,除了常常心懷感謝,更能無私的將愛給出去。我深信唯有自己這麼做時,才能經常意識到自己就是活在愛的裡面。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